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 职业坐标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简报汇编(二)
2007年01月05日 09:33:56  来源:中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简报第22期

抓好教育 健全制度 求真务实 新华社“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初见成效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新华社党组先后三次召开社长办公会进行研究部署,针对新闻界存在的“四大公害”问题边学习边整改,有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经过四个多月的工作,新华社“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初见成效。

    一、形式多样 抓好教育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期间,新华社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全社年度业务培训计划和党校教学计划,将新华社终审发稿人、新闻信息采编、营销人员和新入社人员列为培训学习教育的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搞好学习教育活动。

    认真开展向老社长穆青同志学习的活动。新华社把穆青同志的感人事迹,作为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写回忆文章等形式,缅怀穆青同志的一生,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国内部、天津分社、山西分社等分别召开了座谈会,请老同志结合自身经历介绍新华社多年来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使年轻记者们深受教育。

    结合正面典型开展学教活动。记者刘诗平同志忠实履行职责,克服重重困难,揭露了山西繁峙矿难真相。新华社特别向全社转发了他撰写的《讲实话报实情是新华社记者天职》一文,要求全社业务人员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在学教活动中,新华社还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如:路遇车祸,热心组织救助的广东分社记者周文杰;头部负伤,血流不止,简单包扎后仍坚持采访的广东分社记者刘大伟;外出采访遇到有人投水自杀,见义勇为的福建分社记者姜克红等。这些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受到各地群众的赞扬,有的还被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新华社利用社内的闭路电视和《前进报》等内刊及时播发他们的事迹,号召大家学习。

    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去年11月,总编室举办了终审发稿人培训班,紧密结合中央领导同志就新闻工作和新闻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围绕进一步增强政治把关意识和防止差错意识,提高新华社报道的总体水平和影响力进行了学习讨论;总经理室在《现代快报》社举办了社办报刊经营现场培训班,全社重点报刊主管经营的老总和广告、发行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培训。除了现场学习《现代快报》的经营管理经验外,还对报刊的规范经营和进一步做好“护牌”、“强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管理。

    警示教育特点突出。新华社纪检部门将近年来社内出现的违法违纪和“毁牌”典型案例录制成《沉重的悔悟——新华社违法违纪案件警示录》VCD,并编写《新华社典型案例通报选编》,分发全社各部门、各单位、国内各分社。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使全社职工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二、边学边改 健全制度

    新华社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强调边学习边整改,不断健全规章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在解决“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方面,新华社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有针对性地制订了九项规章制度。

    新华社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后,以社党组名义制定了《新华社关于履行接受社会监督承诺的实施办法》,成立了办公厅总值班室,24小时值班,实行举报反馈制度,要求15个工作日内向实名举报者反馈处理情况。目前,已收到各类举报电话、信函1127件,经核实后已办理了60件。

    为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更好履行职能,新华社还颁布了《关于确保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七条规定》。

    2004年新华社第一次编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发现新华社稿件差错奖励暂行办法》,鼓励新闻用户给新华社“挑错”,并对挑错者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制定《新华社迟报、漏报、瞒报重大新闻行为的认定办法》,这一办法旨在强化重大新闻首发意识,确保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影响力。

    为更好地作到“两分开”,规范对经营活动的管理,总经理室制定了《新华社经营人员行为规范》、《关于加强社办报刊所办专刊管理的暂行规定》、《新华社内参发行若干规定(暂行)》、《新华社供稿服务工作若干规定(暂行)》等规章制度,并指定专人对重大报道活动期间的报刊和网络进行实时监督。总经理室要求,各报刊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均要注明“不得以新华社名义开展工作”的内容,如有违反,马上终止合同,并追究责任,以确保杜绝有偿新闻的发生。

    纪检部门制定了《新华社工作人员“五不准”》,重新明确了新华社工作人员不准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钱物、不准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不准参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不准参与赌博、不准出入色情服务场所(受组织派遣执行任务除外)等五条规定。

    三、联系实际 初见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整改,新华社的编辑记者进一步树立“三贴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今年以来,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新华社抽调一批记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听民声,话民意,采写出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稿件。如国内部经济采访室组织的春运报道突出“以人为本”,记者眼睛向下,真正深入到春运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农民工中间,在凌晨与民工一起排队买票,体验他们的买票难、乘车难。这次报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对报道进行总结时,很多年轻记者讲到,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与日常新闻报道结合起来,使记者真正摆正了自己的位置,真正想通了稿件为谁写、给谁看。

    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当作锤炼作风,求真务实的重要契机,新华社组织记者采写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报道。国内部刘思扬同志负责采写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视察工作的报道,由于记者作风深入,抓住了现场感人的生动细节,写出了栩栩如生的特写《总书记除夕访农家》,受到媒体用户的好评。针对今年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春节的特色,新华社及时组织采写了《蓬勃新风扑面来——中直和中央国家机关求真务实树新风综述》、《为民亲送满目春——新春前后党和国家以民为本、求真务实记事》等一批思想深刻、生动鲜活、产生较大影响的力作。节日期间,新华社记者还兢兢业业编发“每日非典疫情”和“春运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尽职尽责,准确无误,受到卫生部和公安部的好评。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来,新华社在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护牌”、“强牌”方面有明显加强,学教活动初见成效。江西分社仅今年1月份就有13人次主动上缴红包14个(总金额9700元)、礼品2件,两位记者在一次重要采访中,拒收辛苦费4.5万元,还谢绝要赠给分社的发展基金30万元;天津分社统一给分社职工印刷了“廉政名片”,将总社的有关规章制度及监督电话印在名片背面;甘肃分社去年底聘请一批“党风廉政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特邀监督员”,对分社人员的作风、形象进行监督;湖北《新经济报》连续发生以写内参要挟赞助的问题,且自身处理力度不够,总社决定将其停办撤消;《新华每日电讯》所办的周刊、专版多次出现“毁牌”问题,也已令其周刊停办。

 
(责任编辑: 杨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