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歪果仁”坚持爱的那些“伪中国菜”

2015年03月03日 07:21:09 来源: 新华华人

    还有一些菜品是流入了他国然后遇到了新的配料做“小伙伴”,故乡的食材变换了一种样式;或是缺少家乡的某一种味道,而变成了另外一种菜肴。

==================肉骨茶==================

    比如,如今被视为南洋招牌美食的肉骨茶。据马来西亚美食专栏作家林金城考证,吃肉骨饮茶本是福建厦门泉州一带的风俗。关于它的起源,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清末时期,远渡重洋来到南洋谋生的华人,在巴生河谷等地干着采挖“锡米”的体力活,这种活很消耗体力,加上气候原因,有些人就得了风湿病。他们没有钱购买贵重的药材,就用家传偏方,把猪骨和一些常用的中药一起熬成汤。因为忌讳“药”字,就把这种药汤叫做“茶”。

    这种既有汤又有肉块的“骨肉茶”,配上米饭或者油条就是一顿可口的餐食了。这样的食物既能迅速补充体能,又能防病治病,很快就在当地华人中间流行开,日后几经改良,成为今天马来西亚、新加坡响当当的美食。

    只不过,如今的肉骨茶与“茶”再无半分关系,而成了一道排骨药材汤。

==================海南没有“海南鸡饭”==================

新加坡海南鸡饭

    失去家乡味的,还有海南鸡饭。上世纪30年代,来自海南的商贩开始依照海南文昌鸡的做法,在新加坡、马六甲、槟城等地沿街叫卖白斩鸡,但由于原料发生了变化,东南亚的海南鸡饭,口感、味道也随之改变。

    在新加坡打响招牌之后,海南鸡饭原本的故乡也被人淡忘,常被误认为新加坡才是这道菜的起源。香港才子蔡澜因为在海南吃到的鸡饭与新加坡的味道不符,曾经感慨“海南没有海南鸡饭”。

    海南本地人当然不认同。2009年,《海南日报》刊文为海南的鸡饭申冤。不过,这家报纸也承认,吃惯了“洋口味”的蔡澜,能否接受本地传统的海南鸡饭,是个未知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90127533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