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阅读

帖文推荐

网搜聚合

更多关于的相关阅读

服务聚合

登录入口:
新华网首页
 
  ·民政部副部长姜力 ·“不进腰包”决非“免责牌”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代表热议:职能转变,必须坚持并落实"以责定权,以责配权" ·现场记者做准备工作 ·记者准备就绪 ·利益固化,藩篱如何冲破?——代表委员求解“深水区”改革勇气和智慧 ·莫言与记者挥手再见:“哥们儿 辛苦了!” ·中国新驱动 世界新机遇 ·"支柱",还是"去支柱"?——代表委员把脉房地产"定位"
“不进腰包”决非“免责牌”
2013年03月13日 10:13:23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打印
【纠错】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姜刚、李劲峰)无论挥霍了多少公帑,不管造成了多大损失,只要轻轻的一句“我又没有装进自己的腰包”,于是,当事者理直气壮,俨然以“清白者”自居,一些监管者也常常以此作为不再深究与轻打板子的理由……发生在人们身边的种种“不进腰包的腐败”,日益引起百姓不满和代表委员的关注。及时划定红线、坚决打击种种“不进腰包的腐败”成为舆论的普遍呼声。

    和明目张胆的贪腐相比,各类“不进腰包的腐败”现象更加普遍:或肆意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一餐饭动辄成千上万元;或堂而皇之接受邀请,去会所享受,去高尔夫球场挥杆;或违规滥发福利,大搞“利益均沾”;或暗度陈仓,谋划“期权腐败”,事过境迁再来兑现……林林总总的行径,虽然外衣不同,说辞各异,但均以“不进腰包”为幌子,以权谋私的本质不变,损公肥私的特征相同。

    以“不进腰包”为遮蔽的腐败行为,其危害丝毫不亚于公然的贪腐。不仅造成国家资金巨额浪费,使奢靡风气蔓延,更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赤裸裸”的贪污受贿相比,滋生于“灰色地带”的各式腐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影响更为恶劣。

    “不进腰包的腐败”之所以屡屡发生,源自于一些干部的认识偏差。他们有的抱着“吃喝玩乐无所谓,不进腰包不犯罪”的心态,认为只要不公然受贿就无关紧要,算不上违法犯罪;有的存在“有权时不享受,过期就作废”观念……种种“畸形”思想,带来的是职务行为与个人生活界限模糊,权力观与价值观“走形”。久而久之,难免坠入腐化堕落的深渊。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对于贪污、渎职行为,相关部门均设置有“高压线”,制定了明确标准和完善机制予以界定查处,然而对于各种“隐性腐败”行为,往往因缺乏严格的“红线界定”,难免存在执行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情况,客观上给了一些“不进腰包的腐败者”逃避惩罚的机会。

    公生明,廉生威。坚决遏制和打击“不进腰包的腐败”,是形势的需要,公众的呼声。重要的是,应及时果断地完善制度体系,加大查处惩治力度,让动歪心思的官员无缝可钻,营造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

( 编辑: 王萌萌 李洪雷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727115006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