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阅读

帖文推荐

网搜聚合

更多关于的相关阅读

服务聚合

登录入口:
新华网首页
 
  ·姚檀栋:第三极冰川八成以上在退缩 影响人口逾20亿 ·两会好声音:官员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范围应受到限制 ·中国女性社会角色变迁衍生多元化"头衔" ·7亿人"挤"一起 大城市病是否"不治之症"? ·两会新华时评:让老百姓得到更大实惠 ·陈光标:多一些公心 少一些私心 ·陈光标:公职人员应多学习周总理精神 ·成都用"大部制"思维破除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多头症" ·林毅夫:大陆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有利台湾 ·人大代表建议设立环责险应对污染事故高发态势
姚檀栋:第三极冰川八成以上在退缩 影响人口逾20亿
2013年03月07日 11:36:59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打印
【纠错】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任沁沁)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极冰川80%-95%在退缩。

  第三极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西起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到横断山脉,北起昆仑山和祁连山,南到喜玛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

  第三极地区10万平方公里的冰川,是长江、黄河、恒河等10多条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区,影响着地球上20多亿人口的社会经济活动,其变化受到全球高度关注。

  四年前,“喜马拉雅冰川将于2035年,甚至更早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高”的错误判断,将人类对冰川消融的关注度推到了顶峰。

  “这一地区冰川变化不仅是冰川与环境科学家面对的科学问题,也是人类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姚檀栋说,“小冰川比大冰川退缩更快,一些小冰川已经消失。”

  他指出,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遥感观测和实地观测的结合,全面评价冰川变化的整体格局、变化幅度及驱动因素。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开展了第三极地区遥感与地面观测结合的综合冰川研究,将第三极地区分为七个区,并利用遥感资料和实测资料研究了过去30年这七个区冰川的面积变化、长度变化和物质平衡(即冰量损失)变化。

  “七个区冰川退缩在其东南部地区最为强烈,向中部地区减弱,在西北部地区达到最小并伴有前进冰川;研究发现,西风的增强和季风的减弱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姚檀栋说。

  这一成果是2012年美国科学院年度报告《喜马拉雅冰川和气候、水资源与水安全》的重要科学依据。

( 编辑: 周楚卿 )
   
新华网版权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05411493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