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年记者畅谈践行“四向四做”体会
2017年05月10日 17:03:1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理想和信仰的力量

    他说:“你们是国家通讯社的记者,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写长征的故事,现在的时代不能丢了理想和信仰,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交流的过程中,他给我看了三张照片,是国家领导人接见他的合影,他洗出来挂在墙上,分外珍惜。“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不容易,我们不能忘了党”,老人动情地告诉我。

    我感慨96岁老红军的传奇经历,我更记住了他的千般叮咛、万般嘱托: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用你们手中的笔更多地去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长征的路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的政治信仰和党性深深的感染着我,也照亮着我前行的路,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是我的理想和信仰。

    去年五月,在中石化的一个建筑工地采访时,我见到了这样一位农民工,他弯着腰拿着焊枪,一干就是25年。

    他叫张振连,是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电焊工,也是一位从庄稼地里走出的焊接高手。

    1991年,原本在家务农的他第一次接触管道焊接技术,凭借着一股钻研劲儿,他取得了焊工高级证书,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

    参加一个驻外项目时,外方对中国焊工的水平持怀疑态度。项目由张振连负责,他感受到一种强大的使命感,心里暗想:我一定要让外国人看看我们中国工人的水平。焊接完成后,经过检测,外国人竖起了大拇指。

    2007年,一个炼油厂的高压管线出现裂缝,十分危险。张振连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的犹豫,紧急赶赴现场。

    明知焊接起来容易发生爆炸或着火,但他依然坚守三个多小时,将隐患解除。像这样的情况,在这25年中,经常会遇到。

    采访他的时候,这位不善言辞的山东汉子手里紧紧握着一个包。他说,我不会说,我干的都在这了。打开以后,我看到了一摞厚厚的获奖证书,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的证书格外闪耀。

    从农民工到焊接“高手”,这样一份不起眼的工作,让他干出了水平,干成了岗位上离不开的尖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这些平凡和普通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成为了引领时代的楷模。记录下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感受平凡中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力量。

    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的心声,这也是我的理想和信仰。

    我的老师,也是一位老记者,他经常告诫我,作为一名国家通讯社的记者,你应该随时走向基层,走进老百姓的生活里。深入基层,采写带着“露珠”的鲜活报道,发出更多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精品力作。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经常在思考,如何才能够不辜负这份职业的神圣,时刻保持着对新闻的一种执着和热情,脚踏实地记录脚下的这片土地。

    在这八年里,走基层、听民声是我工作的常态。我曾深入当地做过民营剧团的现状调研、做过百货行业的困境调研、有机蔬菜农药残留的调研、打孔盗油调研、一带一路调研等等,不少报道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时代在发展,媒体的格局也在变迁,除了走基层,搞调研。如何适应当今媒体格局的变化,成为一名优秀的全媒体记者也成为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去年十月,我们得到天津惊现“网捕候鸟”的消息后,我和同事们立即组成全媒体报道团队,进行跟踪采访。一周内,我们扎进芦苇荡、深入售卖窝点进行调研,为了拍摄有时候我们根本顾不上吃饭。之后,我们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其中《血色迁徙》的电视专题报道被多次转发,受到广泛的关注。这次全媒体报道不仅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干一行爱一行更是我执着追求的理想和信仰。

    作为一名国家通讯社的记者,我也时刻提醒自己,要不辱自己的职业使命,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用充满真情实感的新闻报道去赢得社会和人民的赞誉。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我一直在路上。

    (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 邵香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271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