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青年记者畅谈践行“四向四做”体会
2017年05月10日 17:03:1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为了谁、写给谁,每一次落笔都要问自己

    2017年是我进入《今晚报》工作的第6个年头。这6年是从学生到职业记者的6年,是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的6年,是从初生牛犊到勇于担当的6年。2016年11月,第17个中国记者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四向四做”的话语犹在耳边。如今,在“五四”青年节之际,我深刻感受到作为青年记者,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是时代赋予的信任和责任。

    作为青年记者,我们的岗位在新闻事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青年记者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落笔之处要时刻提醒自己步子正了路子就正了,笔杆子直了腰板就直了。新闻报道产生什么效果、为了谁、写给谁,是每一次落笔都要问自己的。

    我是一名文化领域记者,天津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从政府到民间,各类文化项目蓬勃发展。在采访实践中,自然也会遇到企图“搭顺风车”等歪风邪气。甚至有时这是由于某些个别文化创作者自身政治不过硬造成的“无意之举”。因此在新闻实践中,作为青年记者,要自身加强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立场。这才能保证新闻生产的正与直。

    我常和家人亲友们感慨,做新闻工作时间越长发现自己要学习的越多。时代的新思潮、新理念需要我们去辨别;新闻工作的新技术、新方法需要我们学习;时代的新动向、百姓的新需求需要我们去了解。站在所报道的领域,如何做一名专家型记者,更是老生常谈一般需要挂在心间。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作为青年记者的我,常常会感到时不我待。只有不断地学习、观察,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成长为引领时代、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从2016年起,我着手从事天津京剧评剧等戏曲方面的报道工作。看似多了几条领域,实际每一项都博大精深。每次采访艺术家,我都会预先查资料、看视频,先把自己说明白,再进行采访。我常对采访对象说:“您就拿我当个‘棒槌’,我不懂的太多了,哪里问得外行了,请您别见笑。”姿态放平,心态放正,才能获得读者满意的新闻报道。不仅如此,我还利用微信群等方式“潜伏”在多个舞台艺术领域的观众群中,掌握观众们的需求和动向,认真研究,哪些才是读者爱看的好报道。今年,从多个渠道获得读者反馈,说报道“内行”了;各艺术院团的艺术家们也首肯我的报道“立得住”了。我明白,自己坚持的路是对的。

    记者行业对于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是颇为神秘的行业。社会上见诸报道的也有许多行业内的不良现象。总书记说的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我从心里希望能以身作责,给行业带来好的形象。我总给身边的人算账:“我去一趟滨海新区采访,光是过路费加车费可能要快100块。而稿费不过几十块。”那为什么要去呢?我总是回答:“我不去,这个消息可能就没人去报道了。可事情确实是好事。为了好事,往里搭钱也干。”

    2012年我还当见习记者,元宵节当天晚上赶赴滨海新区汉沽采访燃放焰火。那是我第一次去汉沽采访。我跟随消防官兵站在距离焰火发射最近的地方,并采访燃放焰火的工作人员,采写走基层报道《为百姓献上“空中歌舞剧”》。回到报社已经是凌晨一点,写完稿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图个啥”这个问题我也总会问自己。这么多年了,我很庆幸自己的答案没有变过。“为了报道好事。”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青年人的使命是时代赋予的。青年要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青年记者,要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今晚报社文化部记者 王瑞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271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