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走访果敢战火阴影下的南伞:视解放军为定心丸

2015年03月20日 07:36:22 来源: 环球时报

  南伞国门恢复开放

  果敢战事对临沧市的边贸冲击是直接而明显的。3月19日下午,《环球时报》记者在南伞国门看到,有极少数的边民越过边界到缅甸果敢那侧,也有一辆货车从果敢方向开来。国门恢复开放。不过,车辆和人员过往极少。3月17日,在临沧市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清水河口岸采访时,记者能听到远处的炮声。尽管如此,清水河口岸的安检和货物进出口等工作仍在正常有序地进行。

  清水河口岸的运输司机表示,缅甸果敢打仗以后,有时候缅甸军方不放一些车辆进来。他还说,“现在每天都能听见炮声。有点怕炮弹,(因此)现在跑运输还是很危险的。”据当地边境管理部门消息,自2月9日缅甸果敢地区爆发冲突以来,进出清水河口岸的人流、车流和货物流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人员出入境数量从2月9日前每天最多有2600多人次,一度下降到每天200多人次;进入3月,人流有所恢复,最近几天恢复到每天1400多人次。而车流量则从冲突前每天最多的1400多辆次下降到目前的600多辆次。

  2014年11月,第四届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在南伞镇开幕。参加过边贸会的吕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原打算大展身手的,因为那届边交会由云南省商务厅、省招商合作局和临沧市政府共同主办,吸引了印度、哈萨克斯坦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278户企业参展。开幕式上签约30个项目,协议金额达188.45亿元,涉及生态农业、房地产、建筑建材、物业物流、旅游开发等领域。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打乱了我们的计划。现在只希望能早日和平,方方面面能坐下来谈。”

  在《环球时报》记者19日结束采访离开南伞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官员衷心地说:“希望早日恢复和平。”他介绍说,南伞镇辖14个村委会2个社区,现有8158户33777人,其中农业人口5735户,27517人,劳动力1512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14309人,从事第二产业276人,从事第三产业542人,“只有和平之后,我们才能加快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权当对面的炮声是打雷”

  总的来看,《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南伞看到的是,原来担心战事造成当地物价上涨现象没有出现,环城走的电动“公共电瓶汽车”坐大半个县城也就2块钱,小摩托5块钱跑全城各处,普通旅馆标准间一晚上120元至160元不等,瓜果蔬菜的价格也没有太大变化。“除了事发前两天因大量人员涌入,特别是准备回家过年的内地商人让旅馆住宿价格提升外,后来就完全平稳了。”经营饭店的董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其实,相比于5年前的“果敢8·8事件”,《环球时报》记者这次感受最深的是中国政府、军方、云南省和临沧地方政府迅捷而果断的反应措施。

  战事爆发不久,数万人次的果敢边民涌入中国国境,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在南伞周边及稍远的麦地河设立难民区。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红十字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先后搭起帐篷城,将此前散落在河边山谷中的难民接入安置点,提供充足食物并保证医疗健康。

  为减轻中国红十字会的负担,镇康县政府也为能找到就业的果敢民众提供方便,比如说到当地旅馆、超市等从事服务员行业。《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虽说有数万难民涌入镇康,但县政府所在地南伞并没有显得人多且杂乱。在县城公园里,傍晚时分出门锻炼的民众神情自然,而入夜之后,南伞街头不时可见武警和公安的巡逻车辆。

  临沧市政府的边境安全与稳定措施直接而迅速。《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临沧市市委书记李小平率领导班子于3月17日至18日到耿马自治县、镇康县调研边境维稳处突工作。他们首先前往耿马县孟定镇山头寨村、大水桑树村看望慰问“3·13”缅甸军机炸弹伤害事件的遇难者家属。

  “解放军的进驻成了我们的定心丸与主心骨”,南伞居民孟雨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和家人每天傍晚都要去看看停在那里的武装直升机。”自《环球时报》记者17日抵达南伞至19日下午离开,每天都能看到中国军队的武装直升机早晚不定时在中缅边境巡航,双机或者三机编队进行。此外,当防空部队进驻125界碑附近时,许多南伞居民专门打车前往观看。

  玉石商人李洁的商铺靠近南伞国门:“之前一到晚上就能听到国界那边的炮声,让我心惊肉乱,现在看到解放军进驻了,心里安定很多,权当对面的炮声是打雷,因为感到安全与踏实了。”                        

   上一页 1 2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91276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