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正文
蒙古国境内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
2017-08-15 15:00:1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网乌兰巴托8月15日电(记者 阿斯钢)15日,记者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获悉,上世纪90年代在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近日被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成功解读并确认为《封燕然山铭》。

  成吉思汗大学校长拉哈巴苏荣告诉新华网记者,这处汉字摩崖石刻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被发现,有关专家学者虽多次踏查但一直未能成功解读。2014年,蒙方把相关信息告诉中国内蒙古大学著名蒙古学家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并邀请他到蒙古国实地考察。

  据拉哈巴苏荣校长介绍,今年7月下旬由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和中国内蒙古大学专家组成的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成立并深入到摩崖石刻所在地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爱县进行实地考察。

  据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介绍,摩崖位于蒙古国中戈壁省偏西南杭爱山一支脉向南突出的岩石上,摩崖石刻宽130公分、高94公分。实地考察的几天时间里,专家们对摩崖石刻进行拓片、照相等工作,并对石刻文字做了逐一核对和辨识。

  拉哈巴苏荣校长告诉记者,考察队最终确认摩崖石刻20行260多个汉字中的220多个汉字。经过严密论证后,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当场宣布,该摩崖石刻就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由此,对于这一处摩崖石刻的种种猜测和疑惑得到彻底解决。

  《封燕然山铭》,是东汉永元元年窦宪率领汉军大破北匈奴,登上燕然山南麓、勒石纪功的摩崖文字,反映的是东汉与北匈奴之间进行的最后一场大战的内容。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雪梅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河北省港口1至7月货物吞吐量超6亿吨
河北省港口1至7月货物吞吐量超6亿吨
布基纳法索恐袭事件遇难人数升至18人
布基纳法索恐袭事件遇难人数升至18人
探访长城下的在建高铁站
探访长城下的在建高铁站
走进最早的“紫禁城” 发现“最早的中国”
走进最早的“紫禁城” 发现“最早的中国”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912968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