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为世界贡献中国思想
2016-06-15 13:54:0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韩庆祥

  [导读]

  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要解决什么问题?

  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昔日贫穷落后的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史,迫切需要理论总结;当今许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理论解答;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更迫切需要理论指引;当今也需要让世界知道“理论上的中国”。

  1978年至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在繁荣。但还没有达到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水平,没有达到实践发展所要求的水平,没有达到党中央治国理政所期待的水平,还存在理论“供给不足”“供不应求”“供给错误”“供求错位”等问题。一句话,理论供给还满足不了现实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其目的之一,就是为解决现实需求和理论供给的矛盾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个新提法,其内涵是什么?

  第一个内涵,是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个内涵,就是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体现中国特色,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三要面向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四要坚持“民族性、继承性”“原创性、时代性”“专业性、系统性”;五要从实践中提炼出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原创性、标识性的新概念,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是时代的迫切需求。

  学术与政治有关系吗?

  有,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良性的学术为良性的政治提供学理支撑,既有利于学术的繁荣发展,也有利于政治的创新发展。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主体是知识分子和理论工作者,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精神、专业化影响着构建水平和结果。目前,有的知识分子和理论工作者仅仅满足于书斋里看书、讲台上讲课,认为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现实问题却不是学术,解读政治或为政治提供学理支撑不是学术。

  知识分子和理论工作者应认识到,理论创新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为人民立言,解答时代课题,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理论滋养,为世界贡献中国思想。

  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

  坚持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不仅是方法论,也是重要的要求。只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真正意义,才能真正运用于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体现在民族性和继承性之中,主要是继承中华文化中的优秀精华;时代化体现在原创性和时代性之中,主要体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课题、表达时代声音;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立言,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并依靠知识分子和理论工作者将哲学社会科学推向繁荣发展。

  ——————————————————————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深入的论述。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供需关系”决定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这次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最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春天。

  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历史需要理论总结,现实问题需要解答,未来需要理论指引,中国强大需要贡献中国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就是说,现实“需要”很强劲。

  在充分肯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理论供给”还不足。实践创新需要推进理论创新,社会变革需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有需要就应有供给。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最基本、最根本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要面对这个最基本、最根本的关系。马克思当年创立的唯物史观,说到底就是解决人的需要和生产供给的关系这一基本事实及其蕴含的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1978年至今,38年来我们哲学社会科学从总体来说在发展、在繁荣,有贡献。对此应充分肯定。但还没达到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水平,没达到实践发展所要求的水平,没达到党中央治国理政所期待的水平,没有达到实现民族复兴应有的水平。

  具体来说:

  一是供不应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讲到,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叫做供不应求。如果供不应求,“失语”“失踪”“失声”可能就是“肌无力”。

  二是供给不足。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不是很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得不是很多很深,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也没有完全掌握,功夫不到家。由于功力不足,所以在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时候总是不到位,甚至会出现偏差,提供的理论产品、思想产品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供给不足。

  三是供求错位。老百姓需要大众化的文化产品,但有的专家学者供给的所谓理论文章,老百姓根本看不懂。党中央治国理政需要专家学者提供理论支持,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有的专家学者的理论供给却跟不上。有的学者在自言自语、自卖自夸、自食其果。

  四是供给错误。像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社会思潮,我们需要对此加以批判分析。但有的学者对此根本不加以批判分析,却在中国思想市场上大量贩卖这些思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解决现实需求与理论供给的矛盾。就是说,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是理论供给“不到位”,所以主要是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理论供给问题。

  面向“中国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解决现实需求与理论供给不足的矛盾,必须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面向中国的现实问题,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中国问题,要吸收一切先进的思想资源,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根本的标志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第三,要面向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有的学者对教科书当中的话讲得很多,对经典文本当中的话讲得很多,对西方的话讲得很多。但就是不会讲1978年以来面向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的话,缺乏一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甚至是“失声”“失语”“失踪”。

  马克思既在书斋里研究大量经典文献,又走出书房到英国工厂搞大量的社会调研,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然后把它们统一起来,实现哲学变革、经济学变革、社会主义学说的变革。可以说,马克思是在经典文本和现实逻辑的互动中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创新也要在经典文本和现实逻辑的互动中实现。但目前的研究现状是,经典文本研究有余而现实逻辑研究不足,有的学者对经典文本比较熟悉,而对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不大熟悉。所以要面向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第四,要坚持“六性”。一是民族性和继承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首先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二是原创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和继承性是要面向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原创性和时代性是要面向时代,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要解答时代课题,体现时代精神,表达时代声音,吸收时代发展成就。三是专业性和系统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有学科意识、学术意识、学理意识,这三个意识非常重要,要通过学科、学术、学理的支撑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把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放在各个学科、专业的基础之上,同时注重对它们加以系统把握。

  第五,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从中提炼出具有标识性的新范畴、新概念、新表述,要研究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从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理论应为人民立言,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学理支撑和智慧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族性、继承性”“原创性、时代性”“专业性、系统性”,这六个“性”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化”。中国化体现在民族性和继承性之中,时代化体现在原创性和时代性之中。专业性和系统性讲的主要是专家学者要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专业化和学科的系统支撑。为什么讲专家学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分子、理论工作者是主要主体,所以必须强调他们的专业化、系统化。人民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主体是知识分子、理论工作者。所以知识分子自身的素养很关键,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和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影响着构建的水平。

  第一,要面向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比如,1978年初期我们面对的是思想僵化,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思想分化。从思想僵化到思想分化,这个逻辑是怎么演变的?把这一现实逻辑搞清楚了,才会从思想理论上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要面向人民大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提供精神产品、文化产品、思想产品,为人民立言、为人民说话。知识分子要走出书斋,要到社会上、到现实中去调研,了解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所求。

  第三,要面向全球、面向世界。把世界先进文明有益的成果吸收过来。

  第四,要为治国理政实践提供理论滋养,为中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把学者的学术研究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也要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和理论中获取营养、获得启示。

  在充分肯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贡献的同时,也要看到理论供给不足的问题。有的知识分子在面向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时,走向社会不够,走入实践不够,走进人民不够,为人民立言也不够。有的只是把西方的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直接拿过来,不加批判分析,没有识别其实质。有的对真正的西方先进文明有益的成果,还没有学到手。尤其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理论基础、学理支撑、理论滋养,做得远远不够。

  这些问题,第一,与学术研究方式有关。我国大部分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学院派,大多在书斋里面看书,到讲台上讲课。但很难走出校园,到工厂、企业、社会实践中,到人民群众中,沉下心进行社会调研。有的学者爱读有字之书,不大喜欢读实践这本无字之书。

  第二,与理念和评价体系有关。有的学者认为研究现实问题不是学术,往往认为“学术”就是坐在书斋里面翻阅一些经典文本和相关文献,写几篇学术文章,在学术刊物上发一发。这与评价体系有关。

  第三,没处理好学术和政治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把政治问题归结为学术问题,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术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良性的学术为良性的政治提供学理支撑,这是双赢、两利,既有利于学术发展也有利政治发展;不好的学术与不好的政治发生关联,这可能是两害,既不利于学术发展,也不利于政治发展。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观念、方式

  归结起来,专家学者应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所谓自上而下,就是要重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在有些学术研究机构里,学者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不算学术成果。实际上,这些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许多文章也很好,影响力很大,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党中央治国理政都能起到有利的积极作用。所以,应对学术评价体系进行修订,要调整学术评价体系。这是指挥棒,是引领。指挥棒一调整,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式就会调整。

  自下而上,就是要让理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认识到,理论的生命力和价值主要在于面向时代、面向实践、面向现实、面向问题、面向人民、面向治国理政。专家学者既要在书斋里面研读大量的经典文本和文献,更要走出书房,到企业到城市到农村,到全国各地,到人民群众中搞大量的调研,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读实践这本书。真正的“大家”,既要为人民立言,又能解答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还能体现时代精神、时代声音,同时能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理论滋养、理论支撑、理论根据。这些做到了,理论真正的价值和生命力就能体现出来。仅仅满足于在书斋里面读几本书、写几篇文章在学术刊物上发,这种自言自语、自卖自夸、自食其果的研究方式,其生命力和价值是有局限的。

  当然,改革也不能急于求成。过去的学术研究模式和方式是经过多年一步一步形成的,形成以后就有一种惯性,一下子拐过弯来不现实,得先慢下来,像自行车跑得很快要拐弯得先慢下来一样,要逐渐地转型、调整,这恐怕有一个过程。

  但也不能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已经讲了,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能辜负这个时代。就是说,无论是党中央还是人民,无论是时代还是实践,都对理论创新、对理论工作者有期待,而且有急切的期待。

  最关键的是要自上而下重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自下而上让专家、知识分子、理论工作者转变观念,来适应时代、实践与人民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要求。应该说,自上而下的工作做起来相对容易,比如重新建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但要转变观念,我看还有一个过程。

  “真懂”“真信”是根本要求

  我们一直强调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讲“四个真”。“真学”,就要树立一个观念,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依然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道义性,把这个观点树立起来了,就会去“真学”。但学了以后还要解决“真懂”的问题,认真学才会利于懂。懂了以后,要解决理论的感染力、影响力问题,这有利于“真信”。“真信”,就是相信马克思主义能够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能破解实践中的问题,能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理论支撑。

  不能不懂装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真理性、道义性怎么体现出来?对这些要真正弄懂,“真懂”可为“真信”提供基础。

  当然,“真信”以后还要“真用”。这个“用”是什么呢?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包括两个基本方法:一是结构分析法;一是过程分析法。我们可以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今天中国的一些问题。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标识性、原创性的概念。供给和需求是一对范畴,讲供给并没有排斥需求,今天我们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重点是在供给方,即供给方的结构出了问题:要么是供过于求,要么是供不应求,要么是供求错位,要么是供给失误。这都属于供给侧的结构问题。

  什么是结构?三个意思。第一,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各种要素,比如水有H、O两个要素。第二,各要素之间有关系、顺序、比例。比如H在前、O在后,H是两个、O不是两个,这就是水的结构。第三,结构是什么样的,事物存在的形态和功能就是什么样的。比如水有三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形态与它内部结构不一样有关,而且这三种形态的功能也不一样。其实,结构分析方法对分析很多社会问题都管用。

  过程分析法要求我们要学会“定位”“定标”“定法”。就拿邓小平理论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来说吧。当年邓小平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依然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定位”;在初级阶段的首要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定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靠科学技术和市场机制,这是“定法”。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中国处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起点上,这是“定位”;由大国成为强国即实现中国梦是“定标”;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定法”。

  这样分析问题就管用了,叫做“真用”。我认为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要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搞清楚。这是根本要求。(作者为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

+1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建平
相关新闻
  • 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2016-06-05 10:17:47
  • 学术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
    学术自信是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基础、构建能力及未来前景的积极心理状态,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16-06-02 13:42:35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立于时代潮头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真正做到立于时代潮头,是一个值得深长思之的问题。
    2016-06-01 15:26:10
新闻评论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2129064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