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抗战史回眸之八女投江:最大的23岁 最小年仅13岁
2015-08-25 08:28:07 来源: 北京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她们都是谁

  “八女投江”的壮烈场面,定格在金世峰的记忆里。24年后,温野辗转找到他,老人情绪激动地叙述出了这个画面,忆起眼睁睁看着她们投河自己却无力相救,老人几近哽咽。

  金世峰讲述的经过,时间、部队和地点都与周保中、徐云卿所说基本一致。老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作为直接见证人,提供了最详细的历史细节。“八女投江”的基本史实至此已经调研清楚。不过,金世峰在抗联时和妇女团接触不多,他只认识冷云,另外七人连名字都不知道。

  “八女”都是谁?温野的考证又回到了起点。

  周保中的回忆文章里记载最详细:冷云、安大姐、胡秀芝、杨贵珍、黄桂芳、王惠民、郭桂琴、小于。

  徐云卿的回忆里,八个人中只能想起七个,而且多是口头称呼:胡班长、冷云、杨贵珍、小黄、小王、小郭、安大姐等八个女同志。

  于春芳说,抗联的斗争环境异常艰难,人员档案根本没有条件建立,有太多的人牺牲了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当年加入抗联是要冒生命危险的,很多人都用了化名。还有些人特别是女战士,加入抗联时连正式的名字也没有。在“八女投江”二十多年后,周保中和徐云卿还能记住这些名字已经很不容易了。

  比对这两份记忆,虽不完全一致,但重合度很高,这些名字后面对应的人应该是一致的。温野又对照了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史料,也只确认了冷云、杨贵珍、胡秀芝(胡班长)三个名字。至于她们的生平,除了冷云之外,另外七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温野和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同事陈雨静、迟凤山三人组成调查小组,开始深入当年抗联五军活动的林口县实地考察。考虑到沿途都是深山老林,难免碰到虎狼等野兽,除了照相机和记录本等,调查小组还携带了枪支弹药。

  调查行程千余里,饶是衣食准备充分,他们还是遭遇了饥饿劳顿,也经历了江边宿营。温野说:“当在江边沙滩上点起篝火取暖时,上半夜还好过,下半夜是又困又冷,正如李兆麟将军写的《露营之歌》中的名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这时我才真体会到当年东北抗联的露营艰苦生活。”

  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在这次实地考察中,他们找到了杨贵珍烈士的父亲杨景春、原五军教导团的战士刘广有、原五军妇女团女战士张淑兰、冷云的哥哥郑殿臣、战友董若坤……通过这些人的讲述和回忆,“八女”的身世逐渐拼凑还原,她们的名字终于得以被今人所知。

  这八位英勇的女战士分别是,抗联第二路军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于春芳介绍,他在进行第三次“八女投江”史实调查时发现,这份名单中的人名还有争议,不过主要是争论具体字的写法,并不影响这八个人的确认。现在的这份名单是在温野考证结果的基础上,史学界认可通用的,是最确证的“八女”名字。

  至于她们的身世,时至今日仍没有完全调研清楚。比如周保中记录的“小于”,起初只知道她是朝鲜族,但是朝鲜族的人没有“于”这个姓。后来在调研中,有人回忆起这个人其实叫李凤善,而关于她的生平,仅仅是“1918年生于林口县龙爪镇,身高一米六左右,体格健壮,长得漂亮”这一句话而已。

  冷云是“八女”中生平资料最详实的一个,“冷云”这个名字却并非真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志强
相关新闻
  • 91岁抗联老兵李敏的毕生心愿:把抗联的历史传给后人
    新华社哈尔滨8月24日电题:把抗联的历史传给后人——91岁抗联老兵李敏的毕生心愿 
    2015-08-24 15:46:37
  • 抗联国际秘密交通线
    新华社记者谢良、邹大鹏、孙仁斌  艰苦卓绝坚持抗战长达14年的东北抗日武装,并未断绝与外界的联系,通过一条条秘密的国际交通线,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文件源源不断地送达东北各地抗日部队和党的基层组织,指导着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2015-08-24 11:38:24
  • 兴林镇:抗联的家 抗联的魂
    在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曲柳川村,有一座个人投资千万元在抗联根据地遗址上修建的“河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吸引各地民众再访抗联路,寻找白山黑水的英魂。
    2015-08-10 10:20:01
新闻评论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28162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