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热点聚焦
专访王向明:在抗震救灾中锻炼队伍 彰显新闻职业精神
2010年05月17日 10:43:41  来源: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青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向明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向正刚摄

青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向明介绍本省学教活动情况 向正刚摄

  专网记者:广播电视媒体在这次应急报道中发挥了哪些独特的作用?

    王向明:地震发生后,当地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房屋倒塌,基础设施基本上损毁,电台电视台无法正常使用。为了让灾区群众在第一时间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我们第一时间紧急修复未损坏的设备,及时恢复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信号,随后,又抢修和配备了广播电视设备,恢复了当地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尤其是恢复了康巴藏语节目的播出。组织30000多台收音机、10000多台电视机等设备发放到灾区;同时请广电总局协调格尔木发射台调整发射方向,加强玉树方向的信号传输,使当地群众能够收听到包括中央台、青海台还有藏语广播等在内的5套广播节目。我们还在灾民集中的地方,安装了卫星接收电视,接收包括康巴语电视节目在内的40多套卫星电视节目,满足当地康巴语系群众对信息的需求,起到了沟通信息、稳定人心的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青海电视台克服困难,打破常规,集中各部门力量,在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次实现跨地区联合直播,第一次四套节目并机联播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电话连线、字幕信息、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集中报道,藏语中心译制并不断刷新直播连线节目,滚动播出玉树地震特别节目,引起全国各地观众的极大关注。青海人民广播电台于15日17点前播出玉树地震灾区的消息34条,赴地震灾区记者连线消息60条次,与北京、浙江等21个广播电台连线播出地震灾区消息40多篇,在《整点新闻》节目滚动播出地震灾区消息70多条次,转盘式播出的《情系玉树灾区》特别节目播出灾区救援情况、各方支援玉树灾区等最新消息230多条,制作公益广告9条滚动播出,藏语频率节目滚动播出救援一线消息80多条。

  专网记者:玉树97%的居民是藏族,是藏族聚居区,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是如何把握好民族宗教政策尺度的?

    王向明:首要的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是从讲大局、讲政治、讲团结的高度来开展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青海是达赖集团分裂渗透的重点地区,他们利用广播、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对藏区进行干扰和破坏,与我争夺群众、争夺意识形态阵地。这次抗震救灾从某种意义上说打的不仅是一场救援仗,而且也是一场政治仗,不仅是在抢救生命,而且也是在争取民心。在新闻宣传报道中,要充分体现民族大团结,体现藏族和各族人民是一家人,藏族是我们的亲兄弟、手足情,体现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不抛弃、不放弃,体现不同民族间的互帮、互救和互爱。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做好了,对于下一步藏区的稳定和发展非常重要。4月20日,我们已经开始研究灾后重建工作,如何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新玉树,使玉树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藏族居住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专网记者:青海新闻界在唱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旋律方面是有优良传统的,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向明: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全省稳定的一项重大工作。在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方面,我省新闻界多年来形成了一些优良传统,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一是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打牢"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基础。二是准确把握和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民族宗教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营造民族团结和谐舆论氛围。如《青海日报》2009年2月4日至3月3日连续报道藏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事实揭穿境外敌对势力对我污蔑造谣、企图分裂祖国统一的阴谋。四是慎重报道民族之间出现的问题,积极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五是旗帜鲜明反对"藏独"言论,深刻揭批"藏独"分子的行径。《青海日报》从2008年4月22日起至5月5日,对我省藏学专家学者进行专访,刊发8篇专访稿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有力地批驳了达赖集团散步的种种谎言,使各族干部群众认清达赖集团的本质。

    青海地域辽阔,地势高峻,特别是在玉树、果洛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许多地方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生活艰苦,但作为"三江源"头、中华"水塔"的青海,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中藏药资源都很丰富,需要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构成了青海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进步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制定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宣传计划。根据每年的经济宣传重点,分批选派新闻记者深入到农牧区第一线,收集采写鲜活的新闻稿件,积极打造服务"三农"的品牌节目和栏目。如《青海日报》开办的"走向三江源"、"东部小康行"、"环湖千里行"、"放歌西部行"大型采访活动,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以新的视角、新的手法把我省各地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亮点突现出来。如青海电视台的固定栏目"民族团结模范礼赞"、"民族团结好六连"、"走进三江源"等主题新闻系列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省广播电台藏语广播向牧区开办的"带话节目",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空中彩虹"。

    二是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发挥驻州、驻地记者站的作用,发现新闻资讯及时深入采访报道。青海电视台从2004年到2009年有关民族团结内容的节目发稿量共计600多条次,面向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所办的藏语节目"论坛"和播报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新闻每天占播报内容的一半以上。各主要媒体驻州、地记者站起着"第一眼"的作用。

    三是提倡鼓励省级媒体的记者下基层特别是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访,培育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作风,同各民族群众打成一片,建立深厚的感情。《青海日报》2006年3月26日推出的"百名记者在一线"采访活动,受到了中宣部的充分肯定:"青海日报百名记者深入一线采访的实践说明,深入改革发展的实际,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实现新闻工作'三个贴近'要求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记者队伍自身建设的必由之路。该报为此做出的努力,指导思想正确,实践操作有效,值得新闻宣传单位借鉴。"2010年,青海省"百名记者下基层"活动,受到中宣部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一活动社会反响热烈,宣传效果显著。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