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热点聚焦
陈中华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京举行
2009年11月19日 15:17:03  来源: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采访陈中华的记者代表、光明日报山东记者站站长赵秋丽(前排中)发言 张文斋摄

    [赵秋丽]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 我是光明日报山东记者站站长赵秋丽,曾两次参与深入采访报道陈中华的先进事迹。采访的过程,也是自己向陈中华、向同行们学习的过程。我受到了很多教育和启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 “三贴近”成就好记者,陈中华之所以成为优秀新闻工作者,是他长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结果。

    今年7月28日,刘云山同志批示光明日报采访报道山东大众日报特派记者陈中华。报社编委会非常重视,认真学习了云山同志批示,派我和同事刘文嘉采访了两个多星期。在山东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下,我们广泛接触陈中华的同事、亲友以及他采访过的对象详细了解情况,与陈中华多次深入交谈,重点采访30多人,采访录音20多万字。渐渐地,我们对陈中华的为人、办事、所思所想有了深层次的了解,被陈中华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动了。采访结束回到报社,我们怀着强烈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写关于陈中华的通讯,报社领导和同事共同努力,推出了一组报道。于8月24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8000多字的长篇通讯《当代好记者陈中华》和《记者采访感言——“寻找”好记者陈中华》,第二天,山东省《大众日报》、《农村大众》、《齐鲁晚报》等7家报纸全文转载。8月26日和27日又连续刊发了6000多字的《陈中华采访笔记摘录》和通讯《恪尽记者职责 心系广大群众。本报“当代好记者陈中华”的报道在山东引起强烈反响》。刘云山同志又对光明日报的报道作出重要批示,10月29日,13家中央媒体集中采访报道陈中华。11月6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和刘文嘉采写的后续报道《好记者陈中华的“三不”情怀》,报社编辑部配发了编者按和短评《记者当学陈中华》。

    作为一名较早报道陈中华的记者,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大家对陈中华的事迹反响这么强烈?在山东我亲眼看到,省委宣传部和省记协发出向陈中华学习的通知后,全省新闻界很快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无论报社还是电台、电视台,人们都在热议陈中华。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陈中华的事迹回答了这样的问题:记者应该为谁说话?记者的“根”应该扎在哪里?陈中华十年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串遍济南市的大街小巷;他深入基层,跑遍山东一百多个县市区和三百多个村镇。那天,当我看到他那一大摞三十六册采访本,翻阅着那一百多万字的采访笔记,感到一篇篇都散发着热腾腾的生活气息,记载着基层群众的反映和需求。他发表了一百多篇重点深度报道,获得五十多项各级别新闻奖。他用生动的事实说明,记者的“根”应该深深地扎在基层,扎在群众之中。有句古话说得好:“欲流之远,必先浚其源;欲树之高,必先固其根。”实际、生活、群众,就是记者之“根”,就是新闻之源。“三贴近”,是成就好记者的有效途径。

    通过采访陈中华,我深深认识到,真正的三贴近,是用真情换取的。感情深浅是贴近与否的关键。陈中华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群众满怀热情,他把“三贴近”看做新闻工作者的自身需要,总是满怀深情,注视着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2005年6月,经济并不发达的济宁市投资数千万元,建了153套廉租房,全部分给特困群众租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也引起了争议。在一片“住房须完全市场化、政府不必盖房搞租赁”的议论中,陈中华不跟风、不起哄,撰写了调查报告《廉租房建设为何叫停》,为群众利益呼吁。2007年7月,陈中华大病初愈重返工作岗位的第一篇稿件,继续关注群众住房改革,写了《青岛:政府也要当房东》,关注困难群体,为政府决策提供资料和思路。陈中华和群众的感情很深,和他经常来往保持联系的农民朋友就有30多人。陈中华重病住院期间,许多农民兄弟探望他。采访中,听到的两件事给我印象特别深。有一天,陈中华的妻子孙玉容从医院回到家里,一开门就被绊了一跤,定睛一看呆住了:几十箱农民自家地里种的水果层层叠叠,摆满了整个客厅。农民就是这样朴实无声地表达着自己与陈中华的情谊!还有一件事,陈中华的多年至交、农民朋友史朝旭来到病房探望他。这个结实黝黑的汉子进门就呆呆地坐在沙发边上,头低着,也不吱声,也不看他,好半天才抬起头来叫声“哥”,已是泪流满面。过一会儿,他哽咽着说:“如果我能替你死我就替你死,有你活着能为我们农民干很多好事。”说实话,采访时我们听到这话,心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陈中华作为一名记者,当到这个份上,和群众结成了生死之交,不容易啊!就在这次来北京开会的前不久,陈中华跟我和刘文嘉谈得最多的还是史朝旭。陈中华关注民间借贷、中小企业生存,关注城市流浪行乞人员救助和应试教育的弊端。这些来自实际、来自生活的报道主题,无不体现着他与群众情相牵,心相连。

    陈中华的事迹告诉我们,“三贴近”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要通过三贴近,了解和掌握真情,写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作品。陈中华走出高楼大厦,走进生活一线,走进人民大众之中,感受时代的脉搏,感受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农民种地为啥赔钱?调整为何成了抽地的幌子?“示范园”为何变成了荒草滩?村民代表大会咋个开法才算透明?这些基层反映出来的问题,曾引起陈中华长久的思考。他经历一个月的艰苦调查采访,将农村土地承包、延包、流转中的动向和问题整理成《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系列调查》,在《农村大众》上连载了六篇,许多农民读者来信来电给予赞扬。

    要做到“三贴近”,还必须具有和普通老百姓交朋友的本领。要解决态度问题,不是硬拉着去贴近,不是被推着去贴近,更不是被逼着去贴近,而是心甘情愿去贴近,同采访对象心灵交融、情感共鸣。通过贴近,“万家忧乐上心头”,千方百计解决基层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我们要像陈中华同志那样,怀着真诚平等的态度,以亲人朋友的方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使他们敞开心扉,将我们当知音畅所欲言。我们要在“三贴近”中增长见识,汲取营养,更好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谢谢大家!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