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首次亚洲社区综合减灾政策对话在京举行

2014年05月28日 00:42:59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苗苗)亚洲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全球近8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洲,减灾防灾任务艰巨。27日,来自中国、英国、孟加拉和尼泊尔四国官员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代表们就亚洲社区综合减灾合作项目进行了政策层面的对话。

  中国民政部、商务部,英国国际发展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及孟加拉和尼泊尔灾害管理部门的参会代表们在讨论中交流了社区减灾政策,分享了社区减灾经验和成果,倾听了各方对联合国2015年后国家减灾框架的政策建议。

  在中国,政府一直是防灾减灾的主力军。而现在,许多社区开始在政府指导下,帮助民众树立自我防灾的意识并建立社区层面的灾害应对和恢复机制。据民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目前中国已建立5408个综合减灾示范区,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城乡,从社区层面极大地加强了灾害防控。

  中国民政部救灾司减灾处处长来红州在会上透露,得益于防灾减灾措施在中国的良好实施,过去三年中国的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在GDP所占比重持续控制在1.5%范围内,具体为2011年0.65%、2012年0.8%、2013年1%,都达到了当年的减灾控制目标。

  英国国际发展部亚洲司副司长玛丽·亨特则在发言中强调了灾难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除贫穷所带来的制约作用,而在今天这种破坏力仍在持续。

  “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增加了人们直面灾难的可能性,因为越来越多的私人和公共投资开始汇集到灾害多发地区,如台风海啸多发沿海地区、洪涝灾害频发河流区域及一些地震带区域。”亨特说。

  “除此以外,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等问题促使各国的减灾部门建立更为有效的灾害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的长远意义远远大于灾后援助的短期成果。”亨特说。

  英国国际发展部在肯尼亚的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间,1美元的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可以节省2.9美元的后期援助资金。

  英国国际发展部是在原英国外交部海外发展署基础上于1997年成立的,其工作宗旨是通过实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而实现全球减贫,促进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白桦给予“亚洲社区综合减灾合作项目”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是中英孟尼四国在社区减灾层面的一次“良好合作”。

  “亚洲社区综合减灾合作项目”由英国国际发展部、中国政府、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合作,于2013年1月14日正式启动。

  “这个项目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为‘南北’合作提供了平台,为政府、社区、学术界和普通民众在灾害应对方面的沟通交流提供了通道。”玛丽·亨特说。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8111088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