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
2007年08月20日 15:58:52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资料】关于采访:"到第一现场,采访到每一个当事人。"记者的采访包括了郑培民的生前好友、同事、下属、家人、秘书、司机,甚至包括他去吃过饭的路边小店的小老板,他帮助扶贫解困的深山里的苗民……采访的路线是沿着主人公工作的足迹一路走下来的。采访中,召开座谈会4场,采访的干部群众共计100多人次,作品中使用的每一个素材、每一个细节,都是记者采访、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

    坚持在第一现场听、在第一现场看、问第一当事人,而不是按照一个模范人物的模式和宣传的需要去任意地想象和拔高。通过扎实的采访,主人公的耿直,他的淡泊、他的真诚、他的豁达,他浑身弥漫着的亲切的气息,他的亲切中渗出的浓浓的人情味儿,在记者的头脑中渐渐生动起来。无论做人还是做官,郑培民都是那种修养非常好的人。他不属于大刀阔斧的类型,哪怕是创新和开拓性的工作,他也是稳稳当当、扎扎实实的那种;他是个非常细心非常细腻的人,细心到给盲人朋友倒茶时要凉到合适的温度才送上;照顾残疾人的生意又从不说破,顾及的是残疾人既要养家糊口,又不轻易受人施舍的尊严……他不怕得罪人,也敢于批评人,但他又总是和风细雨;他行事低调,关键时刻又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拍板;他是一个直率的人,一个本色的人,一个透明如水、经得起翻检的人……

    所有这些,如果不是在第一现场去听、去看、去问,记者所感受和感悟到的东西就不会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不体会和感受一个人丰富的情感层次,就很难真实地把握住一个人精神和情感的内核,就无法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关于写作:如何取舍、如何使用那些辛辛苦苦搜集来的素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才能更好地刻画这样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如何将郑培民身上那些平凡的点点滴滴真实地描摹出来,让读者感到可信、可亲?为了让读者真实地了解一位高级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者用了最朴素最本色的语言,写一个本色的人,重在写"人",刻画"人"。"重任"、"真情"、"砥柱"、"考验"、"家风"、"呼唤"六个简洁的小标题串起了一串串感人的故事。这六个部分相互映照,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主人公生命中的平凡与不凡,没有多少惊心动魄,在扎实与稳健中却处处感受到一位共产党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党性修养。

    一点思考:近年来,官员腐败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负面的东西不少。但郑培民身上所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的信念、正义、人格与修养,确确实实令记者震撼,备受鼓舞。正是在这样的震撼与鼓舞之下,记者感到"可信、可亲"应该是这次写作的首要追求。记者希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是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下,思绪上不需要太大的跳动,平稳自然,一不留神就读完了,不觉得是在读记者的"作文"。尽管在最后一个小标题下,记者用了第二人称直抒胸臆,可以说做到了恰如其分,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感铺垫,读者自自然然地感受到这种不得不抒发的激越的情感,在平稳的情感堆积之后,达到一个高潮。

    关于修改:这篇文章成稿后,经历了不下10次的修改,中组部、中宣部的负责同志和报社同志一道,大家聚在一起,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核实。因为主人公是一位高级领导干部,影响面很大,任何一点主观的臆想或有溢美之嫌的语言、提法都不能忽视。这个过程与写作之初洋洋洒洒的感觉比起来,有点像抽丝剥茧。但是,进步的过程就在这里面。由于不断运用"减法"的原则,对文章进行了精心的"修剪",使得语言更简练,叙事更流畅,篇幅更集中。删剪掉不必要的装扮,尽量用与人物形象相吻合的语言把人物写"真"、写"活",用语言吸引读者,而不是影响读者、妨碍读者,这是人物写作中记者一直在追求的。

    "今天仍有焦裕禄!""郑培民的事迹让我们对干部增添了信心"。作品见报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不少读者给作者来信、来电,表达他们的感受。《公仆本色》一文不仅令人感动,也让更多的读者体会到了共产党人身上的信念、正义、人格与修养,受到震撼与鼓舞。

    "好干部、好文章",是读者最朴素的赞赏。

 
(责任编辑: 高国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