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西利亚4月23日电 通讯:华人针灸师巴西推广针灸20载
新华社记者张启畅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针灸师宋南华的诊所里,埃尔德·马沙多在结束了一次针灸治疗后说:“我现在觉得浑身轻松多了,原本疼痛的部位现在彻底松弛了,心情感到很舒畅。”
埃尔德在当地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工作,几年前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肩膀、手臂和脖子出现莫名的疼痛,有时甚至无法活动。由于他此前了解到针灸对治疗这类疼痛有效果,便开始尝试针灸疗法。
埃尔德说,经过几年治疗,疼痛几乎消失了,现在进行针灸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他认为,针灸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治疗中感受到的全身放松的感觉是在平日紧张工作中体会不到的。
同埃尔德有同样感受的还有玛丽亚·维埃拉。玛丽亚说,她被脸部的黄褐斑困扰了很多年,曾多次找过西医进行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玛丽亚在一本杂志上看到,黄褐斑源于体内部分系统紊乱,而针灸能加强人体的气血循环,疏通阻塞的经络,对黄褐斑会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玛丽亚说:“起初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进行针灸,现在我做完了8个疗程,感觉非常好,脸上的色斑基本褪去了,而且基本没有反弹,身体的状态也越来越好。”
据宋南华介绍,他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通过一项医学交流项目来到巴西继续深造,之后在巴西开设了自己的针灸诊所。22年来,他见证了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疗法在巴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宋南华说,他刚来巴西时,了解中医的当地人并不多,有不少人对中医存在偏见,甚至认为中医是迷信或伪科学。“我在行医的过程中,除了为病患提供医疗帮助,还向他们介绍中医文化,让他们了解包括针灸在内的各类中医疗法的科学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南华的诊所有了一批常来进行针灸的老顾客,现在每天接待的病人在40人左右。很多病人在接触针灸之后,除了感受到其疗效之外,也表示愿意了解更多中国文化。正如玛丽亚所说:“来针灸时,我觉得地理上离我们那么远的中国好像就在身边。”
宋南华说,尽管中医疗法在巴西的社会知名度依然有待提升,但他在行医过程中并不觉得孤单。如今他已在巴西取得正式医师执照,并在去年被巴西科学、艺术、历史和文学学院授予“终身院士”称号。他说,自己获得这些荣誉,表明针灸在巴西地位的提高,逐渐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可,这也是他的心愿所在。
据宋南华介绍,2006年,巴西通过法案,将针灸等几种疗法纳入公共卫生系统,目前巴西全国已经有260家公立医院开设了针灸科室,8000多名从医学院毕业的医生从事针灸专科。现在,宋南华经常到巴西利亚的医学院进行针灸授课,每周定期去公立医院义诊,向普通民众介绍针灸。
宋南华认为,针灸等中医疗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进行海外推广时,只有真正让病人和医生看到中医的疗效,才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医、相信中医。
-
特稿:中华民族的瑰宝 人类健康的良方——从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说起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这个浑身布满穴位的铜人雕塑,顿时吸引了世界目光。8年前
-
通讯:把推广中医作为己任——记匈牙利针灸医生埃利
把推广中医作为己任——记匈牙利针灸医生埃利9年前
-
维基百科英文网站将针灸定义为“伪科学” 网友炮轰
拔罐等中医项目也曾受质疑,国内针灸已有部分国家及行业标准 英文维基百科“针灸”(Acupuncture)条目在描述时提及,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并非基于科学知识,而中医项目针灸就是伪科学。8年前

- @大学生 假期安全,你get到了吗?寒假4年前
- 3岁萌娃打110求助 超可爱对话曝光警察,电话,叔叔,父母,赣州市,联系,妈妈,一边,龙南县,讲故事4年前
- 【“飞阅”中国】“山沟沟”变身乡村治理示范村铁岭,柴家堡子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屯绿化,生活垃圾治理4年前
- 藏在滇西板桥古镇里的“乌铜走银”云南,保山,乌铜走银4年前
- 一边湖一边海 福州这条高颜值公路通车了景观式滨海公路,通车,旅游打卡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