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军科院军事史研究员:一战后国际秩序缺陷催发二战

2014年08月18日 10:46:05 来源: 新华国际
分享到:

    威尔逊设想在国内被否

    一战中美国强势崛起,出兵帮助英、法打赢了战争,掌握了全世界40%以上的黄金,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连原来最富有的英国也欠美国44亿美元,美国顺理成章地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设计者。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签字的《凡尔赛和约》被国会否决,使战后国际秩序构建之初就受到一次几乎致命的打击。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说,率先提出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十四点和平原则”。在巴黎和会上,他将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看作战后国际秩序的支柱,梦想建立由美国控制的国联,进而支配国际事务。在他坚持下,他担任起草委员会主席的《国际联盟盟约》最终成为各个和约的第一章。威尔逊始料不及的是,他最珍爱的《国际联盟盟约》在美国国内引起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体现威尔逊的集体安全思想、他视之为整个盟约核心的第10条。该条规定:“国联会员国承担防御外来侵略、尊重并维护所有国联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及现有政治独立的责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洛奇认为这会让美国无限制地卷入世界各地的纠纷中,因此提出了美国加入国联的15点保留条款。威尔逊毫不妥协,坚决不接受洛奇的保留条款。为争取民众支持,他拖着孱弱疲惫之躯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说,不料1919年10月突患中风,半边身体瘫痪。1919年11月、1920年3月,参议院两次投票否决包含《国际联盟盟约》的《凡尔赛和约》,禁止美国参加国联。

    威尔逊的失败,说到底是因为美国还没有做好领导世界的准备,还没有领导世界的能力。当然,也与威尔逊在关键时刻中风、不善于与国会打交道有关。经过1918年底的国会选举,共和党在参众两院都已成为多数党,而威尔逊却依然不愿与共和党妥协。要是威尔逊愿意做出让步,美国本来是可以加入国联的。即使按照洛奇提出的保留条款加入国联,美国也有可能领导国联对德、意、日的侵略行径采取某些集体行动,使国联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政策的突变,立即对欧洲安全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英、美为法国提供安全担保的约定化为泡影,这让法国对德国东山再起、再次挑起战争的担忧与日俱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05126884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