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重塑农业文明的现代尊严

2012年12月20日 13:31:58
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
【字号: 】【打印
【纠错】

    重新谋划自身

    “农虽旧业,其命维新”,彰显农业文明的现代尊严,农业自身既要立足于基础地位,又要站在“引领”的高度上重新谋划自身。只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脱胎换骨,在创新中领先,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并辔而行,三驾马车各司其职,各领风骚,共同拉起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要不断吸纳工业文明的理念。传统农业只在一产上做文章,现代农业早已打破了一产的桎梏,实现了“接二连三”的华丽转身。现代农业是一个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互促的完整产业体系,在一产的基础上融入了二产、三产,建构一条包含一、二、三产的完整产业链。也就是说,既要用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现代设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又要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更要发展为农业服务的服务业,构建成新的产业体系。比如很多地方利用农业农村的资源,发展旅游、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像东莞的“绝色世界”、杨凌的农科园、深圳的光明农场等。当前我国尤其需要着力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服务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前景广阔,农业的高附加值都蕴含在后续的精深加工之中,且不说供应人们食用的产品需要精深加工,而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产品开发更是没有止境,美国已经研发出用玉米可生产2000多种产品的新技术。为农业服务的服务业发展前景更是惊人,美国农民只占总人口的2%左右,而为农业服务的服务业却占总人口的17%-20%。可见我国在这两大产业中蕴藏的潜力巨大。

    二要理清三农之间的关系。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村是农业的载体。也就是说,谁来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是农民;在哪儿建?只能在农村。农业要按照现代产业体系谋划自身,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培育现代农民,二是建设现代农村。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含义是大不一样的。二者都体现了现代性,但一个“化”字使其内涵更丰富,意义更深广,农业现代化不光要实现现代农业的经济目标,还要实现农业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必须承担的社会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和生态目标。简言之,就是农业现代化不光要建成现代农业,还要实现它的主体的现代化和载体的现代化,即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和农村的现代化。首先,要培育现代农民,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目前全国农村有5亿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只有7年多,还有1亿多初中生不能上高中就直接走向社会。九年义务教育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农民没有高中以上的水平很难适应。同时,全国调查只有7%的农民工有回乡种地的想法,百分之九十几都不想回去,因此,培养出一支稳定的职业化农民队伍,才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务之急,应引导农民在职业的选择上做出理性判断,一是让农民不当农民,从一产走入二产、三产,从田间走向车间,从田头走向码头,从乡村走进城市,如果他们能在城里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是最理想的选择;二是让农民当好农民,不能在城市立足的,就回来种好地,把务农作为终生的职业追求,当个职业化的农民,这应是当前很多农民的现实选择。且不论其他条件限制,一套住房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他们何时能挣到一套房钱;三是让农民兼当农民,一些地少且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可以在家一边种地一边搞副业,或者在家乡就近打工。其次要建设现代农村,这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平台。中央已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绘就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的总体蓝图,农业现代化必须在这样的载体平台上才能建成。农村应向社区化、城镇化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许多方面都应学习城市的现代理念,建设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农村。但推进农村现代化不等于农村城市化,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把农村都变成和城市一样。城市和农村就像夫妻关系,有男有女,性别有分工,如果建得完全一样就成了“同性恋”。农村和城市各自有各自的功能,农村只不过是学习借鉴城市的先进管理方式、配套公共服务和良好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农村也还是农村,农村的生态、生产、生活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旦失去“乡土味”,农业现代化就没了载体。

    总之,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三要千方百计拉长产业链,努力构建从生产起点到消费终端的产业链条。正如马克思提出的那样,农业一定要变成有价值的代换,农业发展不仅仅停留在高产、高效,重要的还要高值。这就要求尽可能多地延长农业产业链。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通常包括制造、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订单规划、商品运输、产品零售等诸多环节。其中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主要从事的是产业链最低端的制造业,生产8亿条裤子才能换回一架空客A380飞机。农业产业链条也同样包含这些环节。要获得更高的农业效益,除了生产种植,更要获取设计、包装、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后续产业链条中的高附加值,这样才能把“黄豆做成肉价”。山西省五寨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该县围绕马铃薯种植,在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年加工马铃薯量达10万吨,并催生了县域内良种应用、植保、农机、服务、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五寨变“大粮仓”为“大厨房”。上海崇明岛前卫村,只有五千亩地,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综合打造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新能源及乡村旅游等产业,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之巨。

    由于GDP作祟,财政收入至上等因素的影响,中央“重中之重”的战略部署只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和实际工作中“略占”一点点位置。“战略”成“略占”,何谈有尊严!农业被搞得灰头土脸,其源盖出于此。农业文明现代尊严的重塑,固然需要农业在开拓创新中提升自身,但更需要的是全社会方方面面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刘奇 作者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 编辑: 姚润萍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68124123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