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北京人艺导演李六乙解析3年戏剧计划:回到"人"自身

2012年11月24日 12:44:12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打印
【纠错】

    戏曲的精神在于舞台自由

    从艺术的层面,李六乙认为,戏剧的现代性同样体现在不应忘记历史:中国导演一定要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国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国戏曲是先进的而不是落后的艺术,中国戏剧的当代性不是向西方模仿,而是从我们的文化当中去寻找。我坚持以东方的方式排戏。”

    今年51岁的李六乙出生在川剧世家,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潜心研究戏曲8年,执导过昆曲、京剧、川剧、豫剧、评剧、吕剧、柳琴戏、眉户剧、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舞剧、现代舞剧等多个剧种,被誉为“真正懂得中国戏曲艺术的话剧导演”。

    他认为,中国戏曲的先进性体现在“自由”:舞台上什么都可以实现。比如川剧《秋江》,舞台上没水,四个演员一转身十万八千里,它就有水。世界上另外两大表演体系的创始人梅耶荷德和斯坦尼表现水的时候就用布在舞台两边拉着抖,但他们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大为震惊:除了船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无中生有,一切都在似是而非当中,一切都是把假的变成真的,把真的变成假的。戏曲中的上台阶肯定是9级,下台阶是11级,这完全是写实的,但是它什么都没有。怎么来的?表演来的。”

    的确,深谙戏曲精神的李六乙很少像一些导演那样“向戏曲学习”,加入一些所谓的戏曲元素。

    “有些人以为戏曲就是锣鼓点,就是吟唱,这只是表面的手段,是焦菊隐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通过《虎符》就证明失败的,所以才有后来《蔡文姬》用写意的方式处理舞台的空灵自由,这才是中国话剧民族化,不是元素的堆积,而是精神的领悟:去获得真正的舞台的自由。”他说。

    李六乙举例说,不久前执导的话剧《推销员之死》,儿子和母亲不在一个空间,手却扶在母亲肩上讲了一段戏。“实际上我不是有意要打破这个空间,只是空间已经打破了,要建立起另外一个潜意识的心理空间:你爱你母亲,一定要去抚摸她、关爱她。这种空间的对位和冲突,就是戏剧蒙太奇,这其实很中国,也很现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 编辑: 王春华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