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军事名家谈《强军策》图书出版

2016年08月05日 08:50:27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王卫星少将:《强军策》是对我军89周岁生日的最好献礼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少将王卫星:

    今天是7月30日,后天就是建军节。在我军89周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参考消息报》社联合推出的《强军策》正式出版了。这是对我军89周岁生日的最好献礼,也必将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我谨对《强军策》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对国防大学领导机关,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参考消息》报社多年来对军事科学院外军部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非常荣幸,我应邀参加了《强军策》的撰稿。作为《强军策》的作者之一,我在文中曾经指出,战争实践始终是催生和倒逼外军改革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的确,纵观美军近70年的历次重大改革,无一不带有对战争经验的总结与反思。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俄格战争之后,都对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军队本来就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其组织形态必须、也只有根据战争实践的检验进行调整改革。战争是检验军队结构是否完善、能否生成有效战斗力的唯一标准。但是,今天我更想强调的是,军队是为打赢下一场战争而存在的,下一场战争的需求牵引是军队改革的重要动力源。

    海湾战争后,得胜而归的美军前线指挥官施瓦茨科普夫没有要求加官进爵,而是提出退役。他的理由是:我已不适应下一场战争了。由此,我想对我文章的观点做进一步补充:如果说战争实践是军事改革的原初动力,那么,打赢下一场战争才是军事改革的最终目标。今天借此机会,我想就这一话题谈三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紧盯下一场战争。战争千古无同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战争的本质虽不会改变,但战争的实施方式却在持续演化。下一场战争究竟什么样?我们当然不能凭借上一次战争的图纸去复制。俄罗斯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在其《未来战争》一书中曾说过:“军人的主要任务从来就是对未来战争进行全面准备,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所准备的往往是过去了的战争”。在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战争面貌的刷新速度,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得多。“战胜不复”(孙子·虚实篇)原本就是一条定律,但在当下,作战方式的一次性效应愈加凸显。当我们的军事观念、军事斗争准备的参照还停留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时,殊不知那已经是15乃至20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我们全力研究信息化战争时,生物化战争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当我们仍在备战高技术战争时,手段新旧交织、形式隐蔽复杂的混合战争,已成为美俄两国博弈的一种重要方式;当我们费神思考如何在透明化战场隐身遁形时,无人化战场已逐步崭露头角;当我们埋头寻求在传统武器上与世界军事强国缩小差距时,以定向能技术为代表的“光战争”也即将登上舞台,等等。因此,必须准确预见和把握未来战争。

    我们常说,一流的军队总是在设计战争、引领战争。近年来,美军每发动一场战争,便创造一种新的作战理论。而当他国开始纷纷研究、效仿这一作战理论时,他们便又另辟蹊径、另谋新策了。于是,我们看到,海湾战争中的“精确打击”,科索沃战争中的“非接触作战”,阿富汗战争中的“网络中心战”,伊拉克战争中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等理论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要实现习主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要求,首先就要在军事理论上有创新,在对未来战争的认识上有预见。这正是我们军事理论研究者的责任担当。“提不出新概念的军队,绝不会创造出新的理论;创造不出新理论的军队,军事变革绝不会走到前列;不能走在变革前列的军队,绝不会成为新的战争规则的制定者;不能成为新战争规则的制定者,也就难以赢得未来战场上的主动权。”

    第二,打赢下一场战争。随着我国国力军力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的焦虑感不断上升,对我的牵制和遏制力度也越来越大。美国推行的亚太再平衡、策动的南海仲裁案等等都使我地缘战略环境日趋复杂,海上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反华敌对势力更加猖獗。可以说,下一场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为人当舍势而言理,为国当舍理而言势。

    如何打赢下一场战争?我想,一要顺应大势,主动求变。要准确认识军事领域变化的特点规律,把握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做到“挖坑见底、吹糠见米”。胜利总是向预见到未来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而不会向那些等待变化发生后才去适应的人微笑。19世纪创造蒸汽船海战的英国军队,20世纪30年代创造装甲闪击战的德国军队,70年代创造电子战的以色列军队,90年代创造远程精确打击战的美国军队,无一不是主动求变的先行者和世界军事潮流的引领者。而过去一切的失败经验,用法国大战略家安德烈·博富尔的话来说,都可以归纳为二字——“太迟”。二要立足自身,坚持特色。世界军事史一再表明,战争发展的要旨,永远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军事上失去自我的盲目追随从来不会带来成功。俄军近几年打的几场仗之所以漂亮、干脆、利落,就是由于其始终坚持俄军的作战理论,以“非对称应对”的军事理念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法,令美军也刮目相看。克劳塞维茨曾指出,“不能让理论的树叶和花朵长得太高,而要使它们接近经验,即接近它们固有的土壤”。我军历来强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克敌软肋。我想,在坚持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的基础上,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潮流,把握战争形态发展演变规律,应该成为我军打赢下一场战争的基本指导。这是军事辩证法的核心要义所在,更是贯彻习主席坚持“理论自信”要求的重要体现。

    第三,建设打赢下一场战争的军队。“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变革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靠推动发生的。未来战争在武器装备、作战领域和作战方式上的变化,无一例外地要求调整改革军队的组织形态、政策制度和运行方式。目前,走在世界军事革命前列的美军就瞄准下一场战争,正酝酿推动新一轮国防改革。俄军自绍伊古担任国防部长以来,也根据俄西部安全形势的变化,对“新面貌”改革不断进行纠偏调整。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正是着眼打赢下一场战争,建设一支永不落后的创新型军队,解决我军现实作战能力无法有效满足“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核心要求而展开的。因此,这一场整体性、革命性的变革,其直接目的是要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而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打赢下一场战争,甚至下下一场战争。

    强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去年以来,在习主席的领导下,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稳步推进,硕果累累,实现了军队组织架构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与此同时,后续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乘胜前进、迎难而上,提出更多更管用的强军之策,依然是摆在我们军事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我想,拿在大家手里的这本飘着浓浓墨香的《强军策》虽然完成了,但是,我们头脑中的“强军策”才刚刚开篇。一句话,只要强军仍在路上,我们亦当求索不止。(本文是作者在7月30日国防大学举行《强军策》图书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安晨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2129206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