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
2016年06月29日 17:12:46  来源: 广东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应用

    对时、度、效,有了准确全面的认识,继而形成科学系统的理念,最终要有效地应用到新闻实践中去。

    担当时代使命,围绕工作中心,抢占第一时间

    把握时,首先,要担当时代使命,增强报道的时代性。这是时的本质要求。报道要从时代大局、社会大势出发,切中时代脉搏,反映时代心声,顺应时代大势,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比如,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和平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革命的时代,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时代。

    其次,要紧紧围绕当前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来谋划报道。善于多角度、多侧面发掘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新闻,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职责,着眼重大任务、事件,尤其是民生大事。比如当前,我们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建设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社会发展同样是“三期叠加”,即改革攻坚期、转型阵痛期和矛盾凸显期。

    第三,要大力提升报道的及时性,争分夺秒抢占“第一时间”“第一落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大幅跃升,时距不断压缩,及时性日益重要,首因效应愈加明显,出现了“快者通吃”“唯快不破”的趋势。

    抢占市场,抢占阵地,首要在于抢占“第一时间”,夺取公众“第一眼”。要汲取教训,避免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回应关切、澄清事实,真相缺席,权威失语,使谣言泛滥,众声喧哗,主调缺位,阵地易手,整个舆论工作陷于被动境地。打好舆论遭遇战,与谣言斗争,与敌对势力的舆论攻势斗争,必须要快,事件即使未完全搞清楚,也要将已知的信息即时滚动地公之于众,利用各种介质、形态和渠道,在“第一时间”发布、发声。

    2012年深圳发生“5·26”飙车事件,一度出现肇事司机顶包、警察渎职腐败等谣言与质疑,有网友甚至问:“深圳第一时间要掩盖的是什么?”就此,深圳有关部门及时发布新闻,公布证据,回应各种质疑,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媒体迅速深入现场,缜密调查,第一时间刊发报道,使公众获知了真相,谣言很快销声匿迹,相关部门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与赞赏。

    媒体的时间竞争策略,要与用户运用时间的特征相适应,比如用户时间花费碎片化,媒体也要及时提供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的用户24小时在线,所有时间点都成了传播点,媒体需建立24小时不间断报道模式,提供符合每一时段用户信息偏好的报道;用户时间在多种媒介间转移,移动屏幕、社交平台赢得越来越多的时间,媒体也要随之而变。

    处理好与度相关的几种关系

    网络传播存在着诸多失度问题,如无用信息泛滥,各种声音嘈杂无度,过度放大负能量、扭曲正能量、传播假信息,炒作负面新闻,社会问题不能得到适度认知和评价,而相关方面常应对失措,分寸把握失度,“反正我信了”“你懂的”等雷语时有出现。

    把握度,务必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纪律与规律的关系。属于纪律规定范围的,严格执行纪律,不该报的坚决不报,该报的要报好,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主动创新;纪律规定之外的,要寻求多方需求的结合点,尤其是舆论监督,要监督党和政府想干、群众盼干、媒体能干之事。纪律是红线,可以“真话不全说”,规律是底线,坚决“假话全不说”。要坚守社会底线,不挑战社会伦理和公众心理承受力。总之,要在讲纪律的前提下讲规律,要通过讲规律让讲纪律得到更好的落实,要让人爱看爱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炒作与非炒作的关系。报道的容量、形式、位次、用语等,要与新闻价值、公众需求相匹配,配置过高即为炒作,过低即为冷淡,都属配置失度,误导舆论。要避免大轰大嗡式的炒作,防止因为过度放大某一点,让公众产生认知偏差,审美疲劳,乃至心理逆反。

    部分与全部的关系。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局部现象说成全局现象,把个别问题说成普遍问题,把个人矛盾说成社会矛盾,反之亦然。

    正面与负面的关系。报道正面典型不能拔高,负面典型不能渲染,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防止正面典型引来负面评价,负面典型却得到正面评价。在报道问题时,要把问题讲准、讲透、讲充分,但不能讲过头,让公众看不到出路,以至负能量占了上风;应该调动起正视问题、不惧困难、共克时艰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社会输入更多的正能量。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公众的主观愿望有时是合理的,要尽最大努力去满足。有时可能超越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程度和处理能力,超越了客体自身发展的阶段,报道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迎合公众,胡乱猜测。

    2011年10月,深圳公务员廖天野打父母事件,引起社会关注。由于应对得当,“负面事件”获得多赢结果。深圳市委书记王荣通过致深圳报业集团社长一封信的形式,担当调解者,政府部门与深圳报业集团参与协调,廖天野获得了父母原谅,挽救了家庭,社会选择了谅解和共省。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深圳特区报》相关报道上批示,深圳对此问题的处理引导“春风化雨”,值得借鉴。

    以效用赢得用户,用大数据看效果

    “我知道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却不知道被浪费的是哪一半。”这句传统媒介广告主的经典名言,反映了传播效果的困境和传播资源的巨大浪费。广告如此,新闻报道呢?恐怕也不容乐观。

    把握好效,实质上是要增强用户意识,坚持用户至上,重视用户反馈,加强与用户互动,及时把用户的需求、意见落实到报道中来,让报道真正对用户有效用、有价值,入得了用户的眼、脑、心,这样,才可能谈得上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达到舆论引导的目标。

    我们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要依靠社会效益来取得,努力实现二者双丰收,不能靠低俗的内容吸引眼球、靠虚假报道和新闻敲诈等歪门邪道来牟取不正当的经济效益。

    报道的社会效益好不好,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是否有利于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否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是否有利于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是否有利于鼓舞人、激励人。

    媒体不能自娱自乐、自吹自擂,报道是否管用,管了多大用,要让群众用户说了算,要以其认不认可、用了没用、满不满意为评价标准。尤其要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效果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效果评价、需求认知的准确全面性,提高传播资源的利用效率,寻找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与渠道。

    把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时、度、效三者是密切关联的。在新闻实践中,要将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

    时解决的是传播选题、主题的针对性、贴近性的问题,度解决的是传播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的问题,效解决的是传播结果的有用性、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的问题。三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之中。同时达到恰时、适度、有效,才是良好完整的传播。

    时是第一位的,统率度和效。度、效都是在特定时间之下实现的,受到时间的规制。

    时、度把握得怎么样,要从效的方面来衡量。如时效,就是看报道发出的时点效果好不好,也指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要依据最好的效果来选择最佳报道时点,把握时间限度;能够产生好效果的好时点,就是好时机;时宜性更强调对度的考量,要不早不晚,早了受众不理解、不关注,晚了受众觉得不新鲜、不够劲,受众正兴奋激动、热情高涨、劲头十足的时候,或者说关注度在100度左右的时候,发出报道才是适逢其时的。

    时、效在实现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度,如效度,即有用的程度、效果的大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Danqing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475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