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大洪:“中国网事”与新华社战略转型
2011年10月17日 08:54:28  来源: 新华网传媒频道
【字号  打印 关闭 

    二、“中国网事”创新报道

    “中国网事”的宗旨是“聚焦网事,走近网民,讲述网语,影响网络”。这一新闻栏目的报道对象是互联网,而它报道的手段是融新华社文字、图片、视频、动漫于一体的多媒体形态。2010年8月7日,“中国网事”开栏首日播发报道《网视80秒,洪流中的揪心与感动》,一亮相便抓住了广大网民的心。一年来,已播发报道上千组,其中一些报道,如,《徒手抱接坠楼童 “最美妈妈”美名扬》、《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承认网曝“巨额公款购高档酒”情况属实大部分酒去向成谜》、《“买路钱”,万民怨:网传全国“路桥费排行榜”实地调查记》等,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高转载率的报道。

    新华社目前已从文字、图片为主的“两翼齐飞、图文并茂”的报道形态,演进到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多媒体报道形态。目前,仅“中国网事”的电视节目已达到日均播发20分钟。在视频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中国网事”还在不断加大力度。如,为了加强视频报道,“中国网事”项目组于2011年8月引进“朱玉工作室”。这是新华社第一个以名记者个人名字命名的以视频采访报道为主的工作室,具有较强的专题制作、机动调查与突发事件采访能力。“朱玉工作室”进入“中国网事”项目组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相关记者进行视频拍摄、编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员培训,进一步落实在策划、采写、播发等环节均体现全媒体报道的思路。

    “中国网事”作为一块“试验田”,一年来,已初步建立了信息采集、编辑、制作、播发、营销等全流程的运作机制。目前“中国网事”项目组是一个“虚拟机构”,即在总编室的协调下,构建了以国内部、摄影部、音视频部为主体,对外部、参编部、《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和新闻信息中心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为了打造“中国网事”品牌,在发稿时标明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中国网事”电视记者、“中国网事”调研记者、“中国网事”评论员等称谓。

    “中国网事”顺应受众对传播内容和接受方式的新变化、新需求,着力利用新的传播平台赢得主动。如在利用微博客传播方面,可以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中国网事”在新浪开设官方微博是8月5日,比栏目开通还要早两天。8月7日第一条报道发出后,连发15条微博进行“微报道”,并提供了完整报道的链接。当重要事件和突发事件发生,“中国网事”会在第一时间利用微博进行直播报道,利用微访谈等功能进行互动交流,甚至策划重大报道。如2011年中秋节来临之际,开展了72小时(从9月10日10:00至9月14日00:00)的“你在天边、你在眼前”报道活动,记者探访喀喇昆仑山上最高的哨所――位于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零时差、零距离地报道边防哨所人民子弟兵的点点滴滴,同时将广大网民的中秋祝福转达给他们。到目前为止,“中国网事”已在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以及新华网开设微博,粉丝数量总计120万以上,技术上实现了“一键签发”。

    新华社总编室主任刘思扬指出:“中国网事的诞生,改变了主流媒体对网络报道迟缓而不迅速,表面而不深刻、分散而不集中的状态。”【注5】战略转型实施之道是:删减不发挥作用不产生效益的项目;增添自己原来没有但具有前景看好的项目;变自己原来的弱项为强项;使自己原来的强项更强。“中国网事”的诞生属于第二种状况,这种综合的多媒体报道产品形态及报道机制原来是没有的,但在新华社固有优势的支撑下,短时间便具有了品牌效应,成为战略转型实施中的一个成功案例。

    三、“中国网事”创新文体

    在新华社的发展进程中,被称为“新华体”的写作文体与之紧紧相随。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前所长文有仁2001年写过一篇《漫议“新华体”》的文章,开篇写道:“近20年来,我国新闻界对所谓的“新华体”,即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文体,有不少议论。誉之者有之,贬之者有之。笔者总体上不同意使用“新华体”一词,因对它的界定五花八门,很难说哪一个是科学的、准确的。此外,所谓的“新华体”也不是新华社所独有的。”【注6】 新闻研究学者王君超2002年撰写的《是耶非也“新华体”》一文,深入论述了“新华体”的界定、由来、特点、作用,以及与时俱进变革的必要性。他在文章结束部分写道:“在改进‘新华体’的过程中,‘培元’应与‘固本’并举,即既保留‘新华体’的合理内核,又汲取‘散文化’的积极成分,同时采用符合时代、客户以及受众需求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并重视完善、优质的服务和策划,可望使老字号的‘新华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注7】

    “中国网事”在微博时代,又一次在写作文体上进行“微创新”,为“新华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1年6月9日,“中国网事”栏目播发了三位年轻记者李柯勇、舒静、张舵采写的首篇“微博体通讯”《“向革命前辈借点勇气吧!”——互联网领军人物眼中的“红色奋斗”》。文章发出后,立刻引起巨大反响。仅北京地区就有40多家主要商业和门户网站在首页显要位置突出转发,网民24小时内对该稿的点击量超过1亿次,《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用中英文对稿件进行了转载和报道。

    这篇报道的对象是第八届“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这一活动从2004年至2010年已连续举办七届。今年,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组织家30家网站的近80位高层管理人员前往上海和浙江南湖,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90年奋斗的历程。

    新华社对这次活动的报道高度重视,将报道任务交给“中国网事”项目组。三位记者在随行采访中考虑最多的,是“红色”报道如何让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欣然接受,实现最有效的传播。因为以往主旋律报道常常陷入“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境地,尽管采得费时、写得费力、改得费劲,结果却厚重感有余,传播影响及作用有限。三位记者最终确定以微博体作为这这篇报道的文体,因为“红色故土行”主角是网络精英,平台是互联网,应该而且必须用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吸引更多人关注,展示新华社全媒体报道的新理念。“轻巧、明快、麻辣的语言风格,实时互动式的点评,都很适合讲述网络大佬的故事和随想。在CEO们灵光乍现、精辟犀利的言谈中,个人创业和革命奋斗、互联网文化和红色精神,形成了巧妙连接和有机结合。”这是一种从未尝试过的通讯写作方式,他们“先把数万字的采访素材打散、归类,再‘剪刀+糨糊’地拼贴起来,同时尽量保留口语化风格,做到原汁原味、凸显个性。稿子并未过多追求文采,而是更加强调真实可信,入耳入心。”当记者将稿件上报后,总编辑何平不仅认可了这一创新,而且把主标题和小标题改得更有网络表达的意境,比如“没有民众支持,‘神马’实力都是浮云”等。【注8】

    归纳起来,微博体通讯及微博体文章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 每个自然段的文字简短,类似一条微博的容量,尽管不必拘泥140字,但言简意赅是必须的;

    (二) 使用微博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文章中涉及的人的名前加@,说明确为微博用户,同时使网民很容易在微博平台上找到真实的本人;转发别人意见时加“//”;遇到热点事件时可加#主题词#,诸如此类;

    (三) 不论是作者撰写的部分,还是@他人的部分,要经过精心提炼,其中给人以深刻启示或久久回味的警句和语录式表达是必不可少的。

    微博体通讯的诞生,并非表明它是适用所有题材的报道文体。它的意义在于,记者要时刻保持对时代对生活的敏感,要善于把握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并在自己的专业中有所创新。而更大的意义在于,新华社在战略转型中对文风、文体的革新意识,并以实践证明,“新华体”是在动态发展着的,“新华体”是多样化的,“新华体”能够历久弥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高国全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