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席殿晋:理论宣传学无止境 努力适应网络时代
2010年11月08日 09:13:31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11月7日,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山西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席殿晋接受本网专访 冯振宇摄

   理论宣学无止境

    主持人:在西藏工作的那段时间,您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对您以后的新闻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席殿晋:我们当时去西藏工作的时候是80年代初期。众所周知,西藏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是长久存在的,比较恶劣,当时工作生活条件相对于内地来讲还是比较艰苦的。最难忘的就是西藏冬天的寒冷,我当时有一个十几平米的卧室,这里也兼厨房和工作室,我当时无论是写理论文章,还是写言论,都在里面,靠墙的地方还有一个大柳树,当柳树把太阳遮住的时候我就感觉特别寒冷。尽管我们在党委部门工作,环境相对好一些,但是也经常停电,这个时候还要写东西,不能耽误工作。工作之余的时间,我也是想干点事情,对外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我写理论文章、言论等新闻作品,其实也是一个有机的组织部分。当时无论是搞对外宣传也好,写理论、言论的作品也好,效果都是很好的。我们当时和西藏军区联络处联系很密切,他们给我评过西藏优秀宣传员,十世班禅常驻北京,他回到西藏以后,专门接见和表扬过我们。

    主持人:在新闻理论宣传过程中,您觉得解读中央文件精神最基本的把握点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到准确阐述、通俗易懂,让普通的百姓准确理解,并贯穿到实践中去呢?

    席殿晋:我觉得无论你是从事哪种工作,你都是在伟大实践中的一分子。我们党报的理论评论宣传工作者,就要宣传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这些精神吃透了,这才是宣传工作的基础。每一项工作都有宣传的规律、形式和手段,作为报纸来讲,应该尊重报纸宣传的规律。

    我们山西日报作为省级党报来讲,要关注受众对理论的关注点和接受点。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要说好要说的和想听的》,“说好要说的”就是要说好党的宣传工作,需要你说的时候就要不折不扣地把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说给干部群众;“说好想听的”就是要你主动关注干部群众想听的,了解他们想知道什么。我现在觉得做好这些结合的文章,就一定要关注载体。例如山西日报既有相对比较严肃的宣传版面,比如《求索》理论专版,有大块的理论文章和重头的言论;我们还有一个《新知文摘》,刊发主流媒体的主流文章,给广大的干部群众提供理论认知,扩大他们的视野;我们还办了一个《理性与生活》,题目从生活中来,从读者中来,用理论的角度来谈生活和社会的现象,运用的是读者的视觉和语言。以上载体就能够相应的把这个事情做得好一些。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其实就与咱们经常说的“三贴近”相同,理论的东西如何做到“三贴近”呢?

    席殿晋:理论的东西要做到“三贴近”,首先我们现在所宣传的理论不是为理论而理论,而是为广大的干部群众提供一个推进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理论武器。所以要把握好理论的基本要求、基本精神、基本内涵和本质东西,结合工作的实际、群众的实际、思想的实际来做,在现有的条件下创新宣传的形式、手段和载体。

    主持人:您在新闻工作岗位已经工作了28年,有没有疲劳感呢?理论宣传与研究方面是否已经形成自己一定的套路呢?

    席殿晋:学而知不足,尽管我对理论的宣传有兴趣也有责任,但是我干了20多年,时时感觉到有理论学习的不足,理论掌握的不足。我觉得学习是需要持续的,工作也需要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并不是说我现在穷尽了理论的知识,或者是我把理论宣传工作做到了一个完结,我觉得还是需要继续开拓、继续学习的。包括对理论本身的学习,对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固有规律的认识。而且我们还要向别人学习,从全国中央级和省级报纸理论宣传来讲,山西日报的理论评论的宣传有比较好的一面,像我们在重点理论文章宣传方面收到过一些比较好的成效,也得到过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即便这样我们做的也不是最好的,只是相对的作出了自己特色。相比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他们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在进入了网络时代,给理论的宣传、平面媒体理论都带来了一些挑战,我们也要从平面结合到网络,适应这种快速、发散的方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高国全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