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美国大选乱象迭生 突出重围不轻松

2015年08月26日 07:00:43 来源: 新华网国际频道

 

    →昂贵的白宫之路 有钱声音大

    在美国的竞选政治中,候选人发表政治纲领不仅靠“嘴上功夫”。为了赢得选举,候选人需要雇用竞选班子,租用办公地点、安排旅行、进行调研,在广播电视、出版物和互联网上刊登广告,举行无数次的公开露面和筹资活动等。这些都依赖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

    >>杰布·布什:举办募集晚会,一共也就邀请了25人参加,单是入场门票就要10万美元,名流们的捐资不能比门票低吧?共和党资深募款人马里克对外的一句话意味深长,他说:“他们能募到目瞪口呆的金额。”

    >>克鲁兹:在宣布参选的一周时间之内,这位共和党竞选人已经募集到430万美元。

    >>希拉里:4月12日正式宣布参加竞选,资金雄厚,她的竞选阵营透露,将集资创纪录的25亿美元竞选经费,远超过奥巴马2012年寻求连任时的11亿美元。

    >>特朗普: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简称彭博指数)”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特朗普6月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了长达92页的财务报表,据此彭博算出特朗普身家29亿美元。

    →互联网思维渗透美国大选 竞选人注意网络“亲民”

    用互联网思维玩美国大选,必须习惯“以选民为中心”的逻辑。按照以往的做法,总统候选人带着竞选团队到处串门,向黑压压的人群兜售自己的政治承诺,享受着聚光灯和支持者热切的眼神。但互联网时代的选民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更希望与候选人进行零距离、接地气的生活交流,而不是远远地眺望候选人进行闪亮的政治秀。然而,“以选民为中心”,与其说是以选民利益为中心,毋宁说是以选民体验为中心。在现今的互联网世界,许多用户买不买一样产品或服务,往往出于一种体验上的快感,而不是冷静的理性思维。 >>详细

    →年轻人对政治冷漠 选票难以争取

    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两党初选火药味日浓,希拉里·克林顿、杰布·布什等参选人都大力投入社交媒体宣传,目的是吸引年轻选民。但吸引年轻人的选票并不容易,上届总统选举中18—24岁青年的投票率只有41.2%,而2014年底中期选举18—29岁青年的投票率只有21.3%。“政治冷漠症”不仅拉低投票率,潜移默化中还影响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职业选择。 “僵局”“失灵”“政府关门”是年轻人最先想到用来形容美国政治的词汇。政客们的形象与青少年心中认同的领袖之间有明显差距:领袖应该具备合作精神,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是解决问题的人。在政治圈里,这些素质都是稀缺品,政客们并没有将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就像美国电视连续剧《纸牌屋》中所呈现的,“让我们做笔交易”甚至成为一些政治人物的口头禅。劳里斯说,青少年的厌恶感并非针对某项具体法案或政策,他们的厌恶感是针对以华盛顿为代表的美国政坛。政客们需要认清的一点是,不负责任行为的影响会持续很久,并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详细

点击查看专题
专题: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

    (文字来源:综合新华网、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等)

   上一页 1 2 3 4  

【纠错】 [责任编辑: 李小雨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6128162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