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右玉精神”的接力传递
2017-08-22 12:08:34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太原8月22日电 题:“右玉精神”的接力传递

  新华社记者 刘思扬、张旭东、晏国政、王菲菲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座谈中,总书记同大家讲起了山西右玉县委一任接着一任带领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故事,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题记

  扎根还是搬离?

  这是60多年前摆在中共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面前的一张考卷。

  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向来是大风口,解放初期林木覆盖率不到0.3%,可谓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曾有到此饱受其苦的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

  “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张荣怀和当地干部群众经过深入调研后如此作答。

  自张荣怀起,右玉县二十任县委书记展开绿色接力,率领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一干就是60多年,林木覆盖率如今已达54%,近2000平方公里荒芜的塞上高原奇迹般变成了绿色海洋。

  执政为民,绿色发展,这是一种矢志不渝的政治情怀;

  艰苦奋斗,久久为功,这是一份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

  在干旱寒冷的塞上,变绿并非终点。为了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循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右玉干部群众如今奔着建设“富而美的右玉”这一目标,正围绕绿色发展进行“二次创业”,作答着又一张新时代的考卷。

这是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的油菜花(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一棵接着一棵栽,一任连着一任干

  狂风肆虐,黄沙漫卷。右玉人就是那一棵棵小老杨,耐寒抗旱,代代扎根,筑起锁住风沙的绿色长城。

  ——题记

  小老杨,我们一行到了右玉才知道这种树的名字。

  一片片,一层层,漫山遍野……小老杨单棵看上去,不够高大粗壮,但树冠独立倔强。在高地上放眼望去,一棵一棵紧紧相连,层层叠叠铺展开来,蔚为壮观。

  学名小叶杨的这种乡土树,右玉人亲切称之为“小老杨”,是因为它根系深长,耐寒耐旱,栽植于干旱沙丘地里也能顽强生长。

  正是有了这一棵棵小老杨,右玉才挡住了从年头刮到年尾的大风沙。

  提起当年的风,95岁的伊小秃打开了话匣子:从有记忆起,这里的“大黄风”就是他最大的敌人。

  这种风常刮起于沙漠地带,自西北向东南席卷而来,能迅速在平地积起沙丘,甚至将行人掩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群众在荒山植树(翻拍照片)。新华社发

  以前,右玉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朝里拉,而不是往外推,否则第二天风沙过后,门就被沙堵得打不开了;学校的学生,每人都备着一盏小煤油灯,一旦大风吹来,黄沙漫天,白天便和黑夜一样,他们就点煤油灯继续上课。

  据《朔平府志》记载:“每遇大风,昼晦如夜,人物咫尺不辨,禾苗被拔,房屋多催,牲畜亦伤。”

  来过这里的人都感叹:右玉真穷、真苦、真荒凉!

  “当年清明前后种扁豆,前面得有一个人挡住大风,否则种子就会被吹走。”伊小秃说。

  1949年,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行走在右玉的荒山秃岭间,他看到的是“十山九秃头”的荒凉,听到的是老百姓“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吃上一顿”的哀叹。一家一家走西口逃荒的情景更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百姓生存,成为摆在这位县委书记面前的第一要务。

  在一个长满小老杨的偏僻山沟,张荣怀找到了答案:农民说,有了树的保护,粮食收成比别处高几成。

  “人要想在右玉生存,树就要在右玉扎根!”

  在结束近4个月全县徒步考察后,张荣怀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

  会后,他立即带着全县干部,前往右玉苍头河边,挥锹挖坑种下了第一棵小老杨……

  从1950年春到次年秋天,全县成片造林2.4万多亩,各处栽树5万棵,由此拉开了右玉人60多年坚持不懈植树绿化的序幕,展开了一场豪气壮阔的二十任县委书记绿色接力。

  为了植树,他们殚精竭虑,调动起一切力量——

  1953年,第二任县委书记王矩坤面对的是一场罕见春荒,国家给右玉下拨了40万公斤玉米。

  王矩坤和班子成员商量:村民每种一亩树,发给8.5公斤玉米作为劳动报酬,让“救灾粮”变成“植树粮”。

  在他号召下,群众一呼百应,家家户户、男女老幼,纷纷上山植树。仅一个春天,右玉全县就造林3万余亩。

  对于植树,很多人想到的是春秋两季栽植,但在右玉这个干旱寒冷之地,却能“三季植树”。

  这正是第十一任县委书记常禄在1977年的发明。植树需要大量车马人力驮、挑、拉水爬坡上岭,在有些沙地,一担水浇下去,瞬间就不见了踪影。他想到:如果能在七八月份的雨季造林,不仅省时省力,还有可能提高成活率!

  经过试栽,一举成功。改为三季植树后,右玉植树造林进度大大加快,仅1977年就完成大片造林18.8万亩,零星植树97.8万棵,这是右玉造林史上力度最大、进度最快的一年。

  第十四任县委书记师发,在省里主动立下绿化军令状,如不能率先在山西实现绿化达标,愿就地免职。他这样动员干部:“我先自降一级,大家如完不成任务,也要降职。”

  为了植树,他们忘我投入,一张蓝图干到底——

  “飞鸽牌”干部要干“永久牌”的事,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就是“永久牌”的事,这成为历任县委书记的座右铭。

  位于煤都山西的右玉,探明的煤炭储量高达34亿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很多兄弟县市大干快上搞煤炭开发。第十二任右玉县委书记袁浩基却没有盲目跟风,他疾呼:“绿色不进,风沙就进。耽误植树就是罪人!”

  多年来右玉财政收入在山西排倒数,县里干部去省、市开会都得靠后坐。

  “当时全县财政收入才1500万元,没压力是假的,坐在后排也难受。”2001年开始担任代县长、之后又担任县委书记的赵向东说,“看到右玉还没完全绿起来,风沙仍然很大,就觉得要种树,继续干!”

  73岁的右玉县原政协主席王德功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家日本企业和当地合建压板厂,右玉有了历史上第一家合资企业。但这个企业像吃木材的怪兽,全年收的原料仅够它吃半个月。为防止乱砍滥伐,县里痛下决心,将这个压板厂关门。

  “在右玉,植树是第一位的事,谁也不能挡!”他说。

  “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换干劲。”在这场传承接力中,右玉出了一个个爱树如子、惜树如命的“树书记”“林书记”——

  第十三任县委书记姚焕斗,在右玉工作12年,1991年即将调到另一个县。临上车前,他又返回办公室,拿上那把已被磨短了一寸的铁锹,摘上几片右玉的树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第十七任县委书记赵向东,离任时最后一件事是参加干部义务植树;在植树现场与第十八任县委书记陈小洪进行工作交接,谈的是下一步怎么干……

  “终见‘善无’变善有,已将沙州换绿州。年年立业是公仆,久久为功尚风流。”

  正如这首诗中所写:右玉,历史上曾叫“善无”,现在变成了“善有”,这得益于右玉县委书记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持之以恒的绿色接力,更得益于他们“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政绩导向。

  拥有近百公里古长城的右玉边塞,又拥有了一道锁定风沙的绿色长城——

  经过近70年不懈努力,右玉林木覆盖率从不到0.3%扩大到现在的54%,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硬是将一个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树种从过去的区区几种变成30多种,药用植物达到45种,野生动物50多种。

  如今的右玉,已拥有150万亩绿化面积,相当于近一个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估算有1亿棵树,按照一米一棵的距离测算,排起来相当于10万公里,可绕赤道两圈半。

  绿色带来了良好生态,区域小气候已经形成:平均风速降低29.2%,年平均降水量较周边地区多三四十毫米。从近5年的统计数据看,全县年均气温已从解放初的3.6摄氏度上升至5.2摄氏度,无霜期从不足100天增长到123天。

  自2005年以来的12年时间里,右玉再没有出现沙尘暴天气。伊小秃老人过去担心的“大黄风”已几乎绝迹。由于林草植被增加,地表径流和河水含沙量较以前减少60%。

  苍头河,是右玉最大的一条河。它不像其他河那样东流或南奔,而是倔强地掉头北上。“河水能倒流,荒漠变绿洲”——这就是右玉人的精神气概。

  苍头河畔,当年张荣怀带头种下第一棵树的地方早已郁郁葱葱,成为风光旖旎的湿地公园。他种下的那棵小老杨已有一搂多粗、高二十多米,如卫士般守护着塞上绿洲。

相关链接:

  ·新华社评论员:弘扬“右玉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也是发展观念的一场深刻革命、发展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变。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曾经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60多年来,右玉县二十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把当地林木覆盖率从解放初期的0.3%提升至54%,创造了塞北绿色奇迹,锻造了伟大的“右玉精神”。怎样推动绿色发展,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风尚,如何让发展真正造福于民,右玉实践提供了生动样本,右玉精神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融媒体特稿】“绿”右玉背后的新山西    【视频】

·地变绿 风变清 人变富”——山西右玉造林人的期盼

·山西右玉: “不毛之地”华丽转身“塞上绿洲”    璀璨右玉

   1 2 3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冯文雅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152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