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题:观众怀念“86版”《西游记》是最权威的评价
新华社记者廖翊
著名电视女导演杨洁日前去世,其导演的“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引发社会热议。该电视剧30年间播出3000多次,如此反复播出而观众依然爱看,堪称电视剧的一个“神话”。
这一“神话”的背后:众多特技,靠人工、人力,乃至冒险完成;所有演员,无论名气,劳力、“龙套”扛于一身,不许“走穴”;导演、主演片酬,每集七八十元……当时的资金极为短缺,技术条件很差,中国电视人却能将这部古典名著打造成为电视经典剧目。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岂是描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磨难,也是《西游记》剧组6年艰难求索、玉汝于成的真实写照。“大家都用性命在拼搏,用心血在创造,用精神成就了这部电视剧。”导演杨洁如是总结。
“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敬畏之心,决定了所有主创诠释名著审慎、认真的态度,使“86版”《西游记》成为名著二度艺术创作的一个标志。
正是凭着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实践,加上电视艺术手段的运用,中国电视剧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古典名著改编成功者,不仅有“86版”《西游记》,还有“87版”《红楼梦》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世同堂》《上海屋檐下》《围城》等现代名著成功搬上荧屏;反映当代生活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万人空巷、轰动一时……
而今,人们对“86版”《西游记》的回望、对杨洁的怀念,代表了对一个时代的追忆,也折射出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再思考。
30多年过去,中国电视剧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然而,巨大的资本注入、庞大的立项剧目、优裕的摄制条件、丰厚的工作报酬,与精品佳作产出并不成正比,仍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要。
“六年磨一剑,与一年磨六剑,比的是敬业精神,是大浪淘沙般的艺术沉淀。只有留下的才是精品。”网友表达对“86版”《西游记》致敬、怀念的同时,反思影响和阻碍当下影视剧创作的症结,可谓一语中的。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文艺作品是精神产物,文艺创作需要精神;精神高度决定文艺创作高度。
愿“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创作精神,为广大艺术工作者信奉、持守。
-
期待更多匠心坚守的“西游记”
4月15日,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享年88岁。连日来,网友纷纷发文悼念,感谢《西游记》陪伴了自己的童年。与此同时,杨洁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我们是在搞艺术,不为名利钱”,她的这句赤诚箴言,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感佩7年前
-
《西游记》作曲家许镜清讨著作权获赔
记者昨天从石景山法院获悉,法院判决作曲家获赔17万余元,目前该案判决已经生效。7年前
-
导演杨洁去世 她拍的86版《西游记》片酬低到想不到
“一开始没钱,都义务劳动,后来才有钱,我拍一集是90元,猴子、八戒是80元,沙僧是60元,就那么一点报酬。现在我看有导演把上千万、上亿的钱不当回事,来拍出一个算不上上乘的东西,我觉得真心疼。”7年前

- @大学生 假期安全,你get到了吗?寒假4年前
- 3岁萌娃打110求助 超可爱对话曝光警察,电话,叔叔,父母,赣州市,联系,妈妈,一边,龙南县,讲故事4年前
- 【“飞阅”中国】“山沟沟”变身乡村治理示范村铁岭,柴家堡子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屯绿化,生活垃圾治理4年前
- 藏在滇西板桥古镇里的“乌铜走银”云南,保山,乌铜走银4年前
- 一边湖一边海 福州这条高颜值公路通车了景观式滨海公路,通车,旅游打卡4年前
-
有奖!快来参与守护地球宣言征集
7年前
-
公职人员不看这个会惹大麻烦
7年前
-
贪官的8种“高雅”陋习,他占了5样
7年前
-
共享单车“漏洞”频出,该怎样应对?
7年前
-
高铁提高的不能仅是票价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