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2月4日电 题:张玉国的“鸡年大计”
新华社记者 汪军、吴嘉林
看着镇里送来的“新年大礼包”——通到养鸡场门口的2公里硬化“产业路”将要完成,土家族养鸡专业户张玉国开始规划起“鸡年大计”:购进3000只绿壳蛋鸡鸡苗,普通蛋鸡再进2000只鸡苗。
在贵州省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张玉国蛋鸡养殖赚了钱、出了名,更是帮了周边不少乡亲。常年保持1万羽蛋鸡的量,毛收入100多万元,纯收入超30万元。张玉国说,能有今天的这番事业,还得从30年前说起。
那时,张玉国在广东一家养鸡场打工,每月600元工资,因勤奋踏实,不仅学到了技术,还深得养鸡场老板赏识。但张玉国一心要回到家乡养鸡,“刚回老家我就试着养了800只鸡,哪里知道,养鸡太不容易了。”因为场地小,张玉国养的鸡经常跑到庄稼地里啄食玉米和水稻,引起了邻里的不满,养不下去了。无奈,他又离开家乡去浙江等地打工。直到2013年,张玉国的“养鸡事业”又有了希望。
是什么原因萌发了张玉国的希望?“过年时,村干部多次上门劝我留下来养鸡。”当时,因为本钱不够,又没有养殖场地,他心里没底。为了让张玉国能够在家乡发展,并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村干部的“游说”最终还是打动了他。
其实,张玉国最担心的是场地问题,经村干部协调并实地考察后,他选择了一片山坡,开始了他“回忆起可以感动自己”的事业。从乡镇所在地的市场到养鸡场,有两三公里路,虽不远但交通不便,每次买饲料、消毒剂等物资,只能靠人工搬运,单程就要40分钟。
回忆起肩挑背扛的这几年,张玉国对眼前这条硬化的“产业路”,感慨万千,“过去,扛100多斤玉米沿山坡爬上来,对我一米六不到的50岁人来说,很累很难。”
一年前,稳坪镇争取到修路项目,修了一条通到张玉国养鸡场门前的路,帮他解决了运输问题。现在路面又要全硬化,从泥巴路到硬化路,更让他信心大增。
养鸡场发展起来后,张玉国为村里3户贫困户解决了3个人的就业,包吃包住每月还有1500元工资。他们的工作就是负责给鸡喂食,不定期到山坡上捡鸡蛋。目前,张玉国已带动了本村4户和邻近乡镇5户发展蛋鸡养殖。
同村的张玉稳在浙江务工12年之后,2014年回到老家,跟张玉国学起了养鸡,“无论是养殖技术,还是找销路,他都很耐心地全部给我们讲。”
“只要愿意学,我会毫无保留地教,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张玉国说,他的新年愿望是,扩大养殖规模,希望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
新春慰问 不玩虚的
正月初三,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区委书记张平阳来到该区水宁寺镇龙台村村民李国成家拜年。对龙台村这个典型的深山贫困村,张平阳印象非常深刻:烂泥路、土坯房,村民们在黄土地里刨食,“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远远不能满足脱贫需要。8年前
-
脱贫农民话新春:创造更加幸福的明天
鸡年新春,部分刚刚脱贫的四川农民在欢喜过大年的同时,也对新春寄予了更多期待,过上幸福生活的念想更加强烈。8年前
-
【新春走基层】家是什么:难舍的根 不解的愁
在村里,一家有事儿大家帮,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骨子里认定的情分。在他们心里,小家大家都是家。8年前
- @大学生 假期安全,你get到了吗?寒假4年前
- 3岁萌娃打110求助 超可爱对话曝光警察,电话,叔叔,父母,赣州市,联系,妈妈,一边,龙南县,讲故事4年前
- 【“飞阅”中国】“山沟沟”变身乡村治理示范村铁岭,柴家堡子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屯绿化,生活垃圾治理4年前
- 藏在滇西板桥古镇里的“乌铜走银”云南,保山,乌铜走银4年前
- 一边湖一边海 福州这条高颜值公路通车了景观式滨海公路,通车,旅游打卡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