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新闻

新华时政 > 正文

“中国式创新”,必须抓住实业这个“牛鼻子”

2012年11月07日 07:25:58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号: 】【打印
【纠错】

  首先,要明确“实业为本”是国家强盛之基。美国可以用美元“转嫁危机”,中国却毫无选择余地。实业领域不仅是国家力量强大之本,更是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发展的生产部门。金融服务部门不可或缺,但毕竟是少数人从事的行业。

  其次,应启动“实业换资源”。中国制造业的产值2010年已超越美国,排名世界第一,但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以服装鞋帽、机械加工、电子类等为主,建筑业和大型工程是中国的强项,这也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中国有些资源匮乏,需要世界资源富集地区的支持,这天然构成了“实业换资源”的经济交流的条件。

  实业和资源,是真实财富的父与母,实业国家和资源国家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共同推进“实业的全球化”,大大拓展人类工业化的程度和深度,扩大文明造福于大多数人的广度和规模,这是一种区别于“军事-金融”占领模式的新路径,也是契合于中国国情和世界世情的现实路径。

  经济学家李才元说,所以我们提出“新实业救国论”。

  金融是一国经济的中枢神经和战略制高点,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有的国家的“金融全球化”,是以金融利益为本,实业最后变成“银行家嘴里的唐僧肉” ,结果是吃肉的妖怪比能吃的肉还多,这怎么可能持续?中国是实业国家,金融要为实业服务。金融业恰恰也只有依托实业,有效疏通实业、资源的互动与循环,才能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李才元坚信,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取决与创新金融产品,建立新的“造血”机制,要从“资源金融”,转向实业金融、科技金融和消费金融。“走老路,就是走死路,”他说,金融业要给实业以“出路”,那么实业就能给金融业以“前途”。(众石)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 编辑: 王春华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