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中国新闻奖作品:高扬主旋律 提高引导力
2018年07月13日 11:07:57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二、新时代如何创作新闻精品

    (一)善于统筹“发现力”“表现力”,采写好新闻

    本届获奖的文字作品来看,新闻的表现力与发现力共同构成好新闻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决定着新闻是否具有影响力与传播力。所谓发现力,是指记者把新闻本源所蕴涵的新闻价值转化成新闻报道并传播出来的能力。所谓表现力,是指新闻作品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的效果。“发现力”是“表现力”的前提与基础,记者发现新闻素材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呈现效果;“表现力”是判定新闻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是“发现力”可否有效发挥作用的检验方式。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统筹“两力”和提高“两力”对于创制优秀新闻作品意义重大。

    重大题材往往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标识着时代前进的方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库,是人民获得感、正能量的聚集区,要提高新闻发现力,善于从重大题材中发现新闻。第二十七届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不乏以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等宏观话题为题材的作品。如何从这些重大题材中,写出超常规的作品,要求记者能善于抓住大主题中的小细节,挖掘大时代里的小故事,以发展的眼光把握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历程,在旧话题中发现新思路。提高发现力,要求记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统筹社会价值与新闻价值两个追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发现新闻的过程,做到学而信、学而行、学而用,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坚持社会价值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社会治理提供咨政意见;坚持新闻价值就是要在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切入角度有所创新,注重时效、性质、范围等特点。两者共同构成新闻发现的价值遵循,并且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相统一。提高发现力,要培养记者创造性采访的能力,在看似“荒漠”的角落发现新闻的“绿洲”。记者的创造性劳动,要求在脚力、眼力、笔力、脑力“四力”上下工夫。脚力到位,笔力才能厚重;眼光敏锐,思想才能独到。无论是范长江走遍大半个中国写下《中国的西北角》,还是汤计为公平正义奔走呼告,推动呼格吉勒图案的重审,亦或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悬崖村”扶贫纪事》用鲜活的故事、细腻的情节感染人、打动人。这些都在说明只有将“四力”融会贯通,才能出佳作、见精品。

    提高作品表现力,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新闻事实,就要多在“细节”处下工夫。所谓细节之处见精神,细节之处打动人,好记者要善于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细节、积累细节,在充分掌握细节之后,还要善于构思,巧妙运用,从而丰厚主题,突出思想内涵,激发摄人心魄的力量。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文风、好文字是检验作品优劣的“量化指标”。这就要求记者要不断创新报道手段与方法,自觉运用群众语言,选择平民视角、饱含人文关怀,用讲故事的方式,将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呈现出来,使语言文字的表达回归生活,更加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当然,文风、文字改善的背后,更需要工作方法的改进,这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实践,在选题上更加务实、不回避难点;在报道视角上更加亲民、不刻意拔高,始终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

    (二)充分尊重广播传播规律,创新好节目

    如何创作出经得住时间淬炼、人民考验的优秀广播作品,需要在发挥广播优势、创新报道形式、适应融合发展三个方面下工夫。

    广播新闻的宣传手段以“听—说”模式为主,其特点决定了声音要素的重要性,要制作出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就要把好语言表达这一关。第一,要“吃透两头”与把握三种话语体系并重。“吃透两头”,就是“对上”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政策、理论、方针、路线,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应用到具体的传播实践之中。“对下”就是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百姓声音,回应群众诉求,关注贴近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三种话语体系指的是官方话语体系、学者话语体系和群众话语体系。将三种话语体系融会贯通,在其间自由游走,既能做到高屋建瓴,兼具深度与广度,又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理解习惯。第二,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言之有物。要充分释放广播靠语言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大量采集和使用同期声,力避书面式话语、念稿式话语、宣教式话语,从而使报道具有真实感、生活感、现场感、画面感和人物形象感。如《三进五台沟》便充分发挥了语言的优势,呈现了被采访者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和状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创新是驱动新闻作品精益求精的内在引擎,广播作品要结合自身特点,创新表现手法和手段,讲出既有新闻性又有思想性,既有生活性又有思辨性的中国新故事。要快速切入主题。由于广播的时间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要求播音员精心挑选、取舍新闻素材后,简明扼要地介绍主要新闻要素,围绕主题、快速入题,不拖沓、不模糊、清晰明了;要注意细节。一篇报道,往往让读者记忆犹新、记忆深刻的还是某一处与众不同的细节。所以适当地对新闻的细节进行强调与放大,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说服力与感染力。要设置悬念。将客观真实的新闻素材进行巧妙地编排,呈现故事中的情节性和曲折性,达到一波三折的效果,带动听众的情绪,满足听众探求真相的求知欲望。《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选中重大选题中的小概率事件,以广播特写展现火箭推迟发射背后惊心动魄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媒体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广播作品也要适应融合发展的趋势,搭上时代发展的节拍。一是要充分借用新媒体的平台,第一时间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进行准确、高效的新闻传播,做到既应用新媒介,又先于新媒介的内容宣传速度。二是增强与听众的互动性。如其他传统媒体一般,广播作品也仅仅是以单向传播为主,其传播效率受到局限。所以可以引入新媒体介质,增加用户的参与程度,提高新闻吸引力。

    (三)努力整合媒介资源,提高传播力

    无论是报社、通讯社还是广播电视台,谁能下好媒体融合这步先手棋,谁就可以在新闻传播格局剧变的今天占据有力地位。传统媒体要发挥自身“内容优势”之长,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开展新闻传播实践,实现从“相加”到“相融”,充分打破行业壁垒、专业壁垒、职业壁垒和媒介壁垒,深化拓展媒体融合的路径。

    媒体要在资金、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还要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在议题设置、话语把控、表达方式、价值坚守等方面做强、做优,把内容做好做精做出特色。在回归新闻内容的本质同时,把新技术应用好、建设好新平台新载体,实现内容优势与技术优势的“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再造采编发流程,是优质新闻产品脱颖而出的保障,是媒体深度融合关键节点,是攻克媒体融合的“腊子口”。要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采编发网络和采编发流程,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以“中央厨房”为抓手,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采编指挥调度、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稿件资源等方面充分整合起来,把报、台、网、微、端的资源平台充分结合起来,实现“1加1大于1”的效果。

    媒体转型,归根结底还要靠人的转型,要培养全媒型人才,精通“十八般武艺”。传统媒体有着先天的人力优势,要盘活、利用好这些人才资源,打造好全媒型人才队伍。一是机制上保障,强化绩效考核,创新激励约束,对稿件实时监测、动态排名,稿酬向独家、原创、首发倾斜,与首发率、转载率、落地率挂钩,进一步激发生产力、激活创造力、提升传播力。二是培训上引导,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方式,重点引导现有人员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鼓励传统媒体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到新媒体平台上去施展拳脚,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号,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四)切实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公信力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面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传媒格局的新变化,我们有责任也有条件向世界传播自己的主张、弘扬自己的价值、讲好自己的故事,培育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以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形象,让外国受众读懂中国、理解中国、信任中国。

    要把我们“要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做好差异化、分众化传播。媒体要用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打造融通世界的故事载体,构建融合中外的话语体系。在符合中国特色、中国国情的范畴内,形成属于中国的修辞、语言、语境;同时考虑到外国受众的理解方式、表达方式和长期的文化价值理念。

    要把“自己主动讲”和“请别人讲好”结合起来,增强议题设置能力。议题设置是对外传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把握话语主动权的重要内容。首先,媒体要围绕涉华舆论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研究,不回避、不绕弯,正视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真实传达中国的价值理念,有效引导国际舆论公正、理性地接受和理解一个多元的中国;其次,要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选取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故事载体,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的方式寻找情感的共鸣,实现文化的共通。最后,要善于“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向世界传达中国立场。《普京接受新华社社长独家专访 表示期待打造更紧密俄中伙伴关系》一文通过精准把控议题设置,抓住中俄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达到了巧妙引导对话者的目的。通过普京之口,向全世界传播了中国立场,实现了传播内容的有效放大和传播效果的成倍增加,有力唱响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光明论。

    要切实把握好“时度效”,提升讲中国故事的能力。“时”既强调首发效应,又注重把握节奏。要针对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借用移动端社交平台,做到量体裁衣、精准推送;要把握好传播时机,顺势而为、因时而动,不超前、不滞后,在时间上把握好火候。“度”强调要讲究传播策略,找准角度、掌握力度、挖掘深度、呈现温度。以适合本土化、区域化的内容产品传递中国价值、传达中国声音。如《我们的更路簿——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从普通渔民记忆中的故事为切口,例证中国享有南海行政管辖权的不争事实,成为回应南海仲裁案的外宣佳作。“效”是对新闻作品的最终检验,可以通过发挥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发挥既有国际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作用,加强中外媒体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传播效果。

    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大,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四力”,用脚力深耕一线基层,用眼力捕捉中国故事,用脑力解读人民情怀,用笔力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彩华章,才能不愧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负人民寄予的厚望,推出更多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的精品佳作。(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

   上一页 1 2 3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任希佳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321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