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先验性 增强穿透性
2017年06月15日 12:06:06  来源: 安徽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摆脱先验性 增强穿透性

浅论党报经济报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人民日报2016年5月初刊发的《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访谈,将提高舆论引导的可信度作为加强预期管理的重要手段,深刻指出:“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这段重要论述,对新常态下特别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下做好党报经济报道提出了具体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求。在强化正面引导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对经济运行的现象及根源进行深入报道和理性呈现,凸显党报经济报道的舆论“定盘星”作用,更有力地引导社会预期,同样需要党报经济报道进行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摆脱先验性:从“自以为然”到探究“所以然”

    “先验”原本是指那种认为人的认知先于客观存在、先于社会实践的哲学观点。经济宣传报道的“先验性”色彩,在采编实践中有这么几种突出表现:“观点先行”,即带着既有的观点和结论到现实中找例证。比如,某项发展战略和政策主张刚一提出,就连篇累牍地报道已经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文过饰非”,即为了突出某一点成就而不顾及全面真实情况。前些年对一些地方搞村庄整治、让农民集中居住的报道较多,多数都是夸赞成就,但实际上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还有就是“唱四季歌”,即流于表面,反复做一些老调重弹的应景报道。近几年,一到粮食收获季节就宣传粮食产量“×连增”的报道比比皆是。现在中央决定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表明地力破坏的现象已经不容忽视,却鲜见这方面的深入报道。

    之所以将这种种表现称之为“先验性”,正是因为在报道采写中或主动或被动地脱离实际,认为党报背靠权威部门、掌握权威材料,写出的报道理所当然地具有正当性、正确性,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滑入了“想当然”的先验泥淖。这也正是不少经济报道不接地气、平庸乏味,缺乏可信度、公信力的根源所在。

    这种“先验性”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正面宣传”“正面引导”原则的教条理解和刻板操作。首先,将“正面引导”曲解为“一味叫好”,养成了不管经济现象多么复杂“先叫好不会错”的认知惰性。其次,将“正面宣传”异化成“全面宣传”,形成“只擅长宣扬成就,不习惯讲问题”的固化思维。更要看到,这种教条化理解和刻板式操作,还冲淡了采编团队对专业水平、专业素养的坚守和追求,助长“有材料才写稿”“一写稿就说好”的习气,让很多经济报道不同程度带上了“官腔”“材料腔”。

    媒介效果研究中的“定向需求”理论认为,受众对那些与自己相关、且并不清楚来龙去脉的议题具有定向需求,即想从大众媒介那里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或者进行求证。这种情况,正是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最佳的时候。因此,提高党报经济报道的舆论引导能力,迫切需要摆脱“想当然”“自以为然”心态,更多把目光投向与受众相关的经济议题,通过深入采访和调查,探究现象的成因、表相的机理、运行的规律,努力构建“知其所以然”的认知体系,采写更多能够厘清议题脉络、梳理前因后果的报道,满足受众的“定向需求”。

    从“自以为然”到探究“所以然”,是党报经济报道适应经济新常态、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必然的“升级”路径。

    首先,面对经济运行形势的复杂性,只有深入探究,才能有效解疑释惑。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现象的背后关联错综交织,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直指矛盾焦点,这与高速增长状态下“以快见长”“瑕不掩瑜”的局面截然不同。反映到经济报道上,正面引导的内涵和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报道成就的同时更要注重报道成因,在展现亮点的同时更要注重揭示趋势,在分析不足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出对策建议,才能发挥好引导作用。比如,2016年一季度,安徽省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创两年新高,这当然是一大“亮点”,但这主要是受到一些新增工业项目投产的利润贡献以及部分行业政策性补贴增加等因素拉动,实际上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并未实质改善。在报道中客观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自然会比大谈亮点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达成共识。

    其次,面对经济生活变动的难测性,只有深入探究,才能及时有力发声。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更加海量化、细分化,经济生活显得瞬息万变、难以预料, “蝴蝶效应”“黑天鹅效应”频频出现。比如,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一直以良好的信用状况受到市场公认。但2016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相继出现央企以及地方国有企业的子公司违约事件,让很多投资者措手不及,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其警示在于,当前经济生活不断会有此类“非典型”的变动状况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后就会形成舆论热点。这就要求党报记者坚持敏锐观察,主动探究变化脉络,及时发声、理性报道、匡正舆论。

    再次,面对经济活动高度的创新性,只有深入探究,才能客观公正报道。当前的经济活动中,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创新的过程也是挑战监管边界、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过程,因此,如何监管创新行为是全球性的难题。而党报作为舆论主阵地,理性、公正地报道创新行为也是一道难题。以互联网金融为例,在其被固化的传统利益指责为“吸血鬼”的初创和成长期以及在后来频现P2P“跑路”事件的乱象暴发期,在报道中都要平衡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只有持续深入关注创新行为的演进过程,才能客观公正地把准报道的导向,体现党报的公信力、引导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党报经济记者应当深知:在纷繁变动的经济世界里,不会有先验性的正确结论摆在面前,更不会有一劳永逸的康庄大道等在前方。唯有深入探究,才能更加胜任。

    增强穿透性:用“有机真实”凝聚进步共识

    2016年初,人民日报刊发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访谈明确指出:“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这段论述对做好党报经济报道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穿透性”是目前在市场监管特别是金融监管领域经常使用的词汇。由于很多金融产品采用复杂的结构化设计,通过“叠床架屋”来避开资金的合法性、合规性监管要求,金融监管就要穿透这些复杂的设计,直接掌握资金来源的真实状况。同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实践,党报经济记者更需要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认识,掌握更多经济运行第一线的真实情况,采写更具穿透性的报道,更好地满足受众对经济议题的“定向需求”。

    马克思曾指出:“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被揭示出来。”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的解释,“有机报纸运动”指的就是报刊从不同角度、依事件发生进程进行报道的总和,后续的报道会自然纠正前面的误差,从而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这一经典理论揭示出,新闻真实的本质是动态、连续的过程。而党报经济报道所要“穿透”到的、呈现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动态的“有机真实”。

    这种“有机真实”应当体现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其一是责任,把正面引导贯穿到报道过程的始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传媒学者多尔夫?齐尔曼曾批评道:“新闻中常常充满种种范例,对它们的选择往往受到戏剧性倾向和意识形态偏见的激发,而非受到确保报道公正、平衡的责任感驱使。”在他看来,这会“加剧对相关现象的错误理解”。党报经济报道,自然更应该把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放到第一位。特别是目前各类社交平台上关于经济形势的种种“标题党”“惊悚腔”很普遍,党报经济记者更应当主动排除此类干扰。其二是客观,以冷静理性的态度观察记录经济运行状况,报道进展但不夸大成绩,揭示问题但不渲染问题。《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权威人士访谈指出:“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显然是提倡冷静客观看待经济形势。其三是向上,“有机真实”不是所谓的“揭秘”“揭黑”,而是重在报道经济发展实践中对解决难题的新探索、新实践,着眼分析前进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凝聚推动进步的社会共识。

    挖掘“有机真实”,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和主张,是党报经济报道的重要功能。这更多体现在动态性和连续性上用力,把报道的着眼点放在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与群众利益关切的结合点上,在政策出台前营造舆论、引导预期,在政策出台时“抢鲜”发布、强化解读,在政策出台后后持续关注、动态跟踪、深度调查政策落实情况。

    在政策发布环节,党报不能事先报道和炒作尚未出台的政策,但在第一时间权威发布上有着天然的优势。2015年7月,安徽省向小岗村18位村民颁发经土地确权后新土地经营权证,在农村改革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安徽日报记者提前得知这一动向,持续跟踪关注,在发证后第一时间以“消息+短评”的组合方式进行独到、深刻地发布,获评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在政策落实环节,深入调查报道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成效,揭示落实中存在的种种“最后一公里”难题,这既为决策层面所提倡,也是党报经济报道“出新出彩”的突破口。2016年3月份以来,安徽日报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立足安徽实际,推出一组5000字以上的一线调查报道,深入报道改革部署催生的新变化,包括基层实践、动态成效、热点难点等。这组报道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比如“去产能必然引起下岗潮”,实际上,企业竭尽所能地想了很多办法,有煤炭企业甚至与家电企业达成协议,承包家电企业的生产线,按照煤矿工人能适应的工作节奏组织生产,让职工转岗更加平稳。寓正面引导于客观真实报道之中,正是目前党报经济报道创新的大方向。

    挖掘“有机真实”,更好地关注和引导舆论热点和社会关注点,是党报经济报道的职责所系。这方面突出体现在及时发布权威声音、政策动向,择机择角度呼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在热点降温、舆情冷静的背景下再适时适度剖析症结,推动问题解决。2016年以来,安徽省会合肥房价猛涨,被戏称为全国房价的新“四大公子”之一。在这一热点上,安徽日报既及时报道了安徽省加大房价差异性调控的新政策新动向,又对“涨价潮”下买房搭售高价车位的现象开展有力的舆论监督,推动当地政府迅速出台相关禁令,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市民切身利益。

    挖掘“有机真实”,更好地聚焦和传扬基层典型的创新性探索和经验,是党报经济报道发扬传统、与时俱进的新任务。这方面突出体现在梳理原因、总结经验、提炼规律,让典型经验给人启迪、授人以渔,努力实现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效果。2014年9月,安徽江淮汽车公司实现国内电动轿车首次大批量出口美国的突破。安徽日报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赴美“第一单”的启示》报道,从产品试验验证、与国外法规体系磨合、开放性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产品开发中的大数据运用等方面,总结和提炼一些普适性的经验和方法,被各大商业和专业网站转载超过1400次,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行业性的共识。

    突破可读性:用“丰富技巧”阐发隽永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要善于思考,深入发掘好材料的内涵,梳理和阐发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来。”

    经济报道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是与时俱进的行业课题。正如《华尔街日报》资深撰稿人威廉·布隆代尔所言:“我们如何才能让其他人对我们感兴趣的真相也产生兴趣呢?这是问题的关键。”具体到党报经济报道来看,这一任务更加突出,也更为必要。由于党报经济报道承担着较重的宣传任务,一定程度上在采编团队中形成了重任务导向、轻效果导向的操作惯性,表达生硬、文风刻板的报道在党报上时常出现,与“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来看,提高经济报道内容供给对读者需求的适应性,关键就在于在可读性上寻求新突破。

    在可读性上寻求突破,根本在于把内容严谨与表达生动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恪守的操作准则。党报的经济报道重在严谨,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决定的。内容的严谨,强调的是严密、谨慎、细致的态度,主要表现为观点的准确、素材的翔实、论证的周密、逻辑的连贯。党报经济报道通常被诟病的“数据连篇”“概念空转”“材料堆砌”现象,并非是严谨的要求使然,恰恰反映的是“下随手棋”的懈怠与轻慢。

    英国《金融时报》著名编辑格雷哈姆·沃兹曾谈道:“要让你的报道充满生气,这意味着要使用直接引语……它们改变了文本的节奏,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够‘听’到同期声。它们用日常的说话方式传达出来的东西,用专业术语是很难表达的。”更多运用形象化、直观化、具象化的表现形式,让表达生动起来,自然就会让严谨的报道更富色彩、“充满生气”。

    在可读性上寻求突破,更需要尝试采用故事化的表达技巧,探索富有意味的表达方式,传递意味深长的隽永精神。首先,注重刻画细节,通过不遗余力烘托现场感,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到报道议题的情境之中,引发共鸣和思考,拓展报道的意蕴和内涵。《财新周刊》在一篇报道证监会严控中概股回归A股的报道中,开篇即刻意渲染诸多细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新闻发布例会即将结束时,接到同事递来的一张纸条。张晓军低头研读片刻后,要这位同事去取更详细的资料。这位同事一路跑回办公室取资料,之后张晓军又足足看了一分钟才发布这条新闻,对中概股回归明确表态。”这段场景再现的文字,让人真切感受到“兹事体大”,激发读者对报道主题的共鸣。

    其次,巧妙地穿插运用不同时空的场景,营造戏剧性的对比和冲突,可以收到更加强烈凸显报道主题的强势效果。安徽日报参评2015年中国新闻奖的长篇评论《小岗村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什么》中就使用了这一技巧,在行文中穿插了1980年万里同志考察小岗村的一段场景,当时万里对小岗村民说:“我出国时看到外国人住漂亮的小楼,开小汽车,我也想你们能这样。”如今,小岗村很多农户家小楼的门前都停放着私家车。一段场景的切换和对比,往往胜过万言。

    采用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在一言一语间让报道的思想内涵浮现,赋予文字表达更加丰富的思想张力,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在目前经济报道文本中也较为普遍。安徽日报2016年3月份刊发的煤炭行业去产能深度调查报道这样开篇:“一个带给人们温暖和光明的行业,自身正寒意弥漫。”旨在表明,对煤炭行业的认识不能再停留在煤老板们的“土豪”和骄纵印象上,这是一个人们泽其福荫而不觉的基础性的行业,其去产能理应受到更多关注,这与整篇报道的思想内涵是高度契合的。

    运用丰富的表达技巧、富有生气的新闻文本来阐发富有时代气息的隽永精神,党报经济报道在可读性上的突破和探索空间十分广阔。

   上一页 1 2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任希佳 郑亘波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62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