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广播的现场报道
2017年06月13日 16:42:28  来源: 天津记协
【字号  打印 关闭 

浅谈网络时代广播的现场报道

    在信息泛滥、私家车迅猛增长的今天,广播又一次得到了受众的喜爱。每天上下班高峰期收听广播的听众逐渐增加了,为此也给了广播媒体人更大的鼓励。

    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叙说、一边采录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减少了一般新闻广播节目的中间环节,可以把现场情况直接告诉听众,以适应听众"先听为快"的心理。同步性、现场感强,是这一报道形式优于其他广播形式的特别之处。近年来,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因其强烈浓郁的现场氛围和对被报道事件、人物的"近距离" 深受听众喜爱。

    现场报道这个名称最早源于报界和通讯社,意思是从新闻现场直接发回的报道。1940年8月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爱德华·默罗在英国伦敦一所大楼的二楼顶上,迎着德国法西斯军队的狂轰滥炸,对着话筒播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实况“我站在房顶上,俯瞰着伦敦全城……”事件音响访问录音,记者现场口述,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感染力。同样衡量广播记者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即现场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它不仅是对记者知识储备广度与深度的考核,更是广播记者对事物观察能力、语言思维能力与应变技巧的考验。广播从受众角度讲,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事件都希望在最快的时间里获得相对真实完整的感受,广播的现场报道正是满足了听众的这种要求,让听众身临其境。

    1  广播现场报道的特点与要求

    1.1 对现场报道的题材选择,重在体现三个“典型”的统一上

    现场报道由于把采、录、播合为一体,同步进行,对新闻题材的要求与其他报道形式有所不同,归结起来,可称作三个“典型”的统一,即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典型音响的同步进行。

    广播现场报道的选题,在其进程、现场音响、节奏、意义及背景资料等方面均存在典型性,具有较高关注度与新闻价值,报道的关注面很宽,无论是重大经贸、文教、政治、体育活动,还是突发事件、灾害性事件,均适合广播现场报道。

    1.2  要具备快速组织语言、准确形象描述现场的能力 

    广播现场报道中,快速是广播新闻报道的显著优势,它可以以最便捷的现代交通工具让新闻记者赶赴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在第一时间通过播报人在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并利用互联网、移动电话等现代化通讯工具通过无线电波向受众传达事件的现况。随着记者对事件的不断深入,对此事件可以连续传达其起因、经过与结果。这种传播的速度,只有网络、电视媒体可一争高下,其他媒体皆望尘莫及。但这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记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清晰的传达力。记者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受周围人的干扰,根据现场观察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然后快速组织语言,生动、形象地将现场的情况传达给受众。

    1.3  现场报道的实时性要求    

    新闻事件的实时性从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出现的那一刻起便成为现实。实时性是广播现场报道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步性保障,现场报道的实时性能将传统报道重要新闻的“过去时”转换为现场报道中的“进行时”,让受众通过实时接收相关信息,关注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进展。

    1.4  报道角度形象性的取舍

    广播现场报道通过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调动广播的一切手段让其更加具有形象性,让受众真正感受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是新闻的文字稿所无法比拟的。但这个“声”与“音”是在紧紧围绕报道主题进行有目的选择而产生的,并非是只要环境声,只要现场事件的过程,而必须是记者经过理性的判断思考“我”要告诉受众什么,用什么方式来告诉,既不违背新闻事实又不引起民众的不良情绪,这是一个度的把握,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新闻记者的道德素养要求。

    例如:去年滨海新区发生的“8·12”天津港瑞海公司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报道中,记者应该如何从事件的本身对报道进行理性的选择,是仅仅从血腥的事件,伤亡的百姓去取材,还是从安抚亡灵社会关爱的典型去报道,这就是对我们记者职业素养的考核。央视的关注点更多的除了事件本身的进展的真实报道外,把角度的转向了事件中可歌可泣感人的点点滴滴,给人以鼓舞以激励以正能量。体现了新闻的温度,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 同样在汶川地震期间,一个画面让人们记忆犹新:雅安地震现场,一名被解救的小女孩一直在微笑,她告诉从身边急匆匆赶赴救灾现场的记者们:“叔叔,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的”,小女孩的微笑,小女孩稚气的话语,正是在采访中“抓”到的力量所在。

    这是一种伟大的、人性的力量。从小女孩的微笑中,看到了她开心的背后,是由于她在震后短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到赶来救援的“亲人”;在她说出“我没事”的背后,是因为有了安全的保证,这种保证是举国上下凝聚起来的伟大力量! 

    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1.5  报道独有独创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新闻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新闻媒体如果想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要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跳出固有的新闻报道模式,更充分、更鲜明的体现新闻价值,选择独特的新闻角度至关重要。

    报道角度与形式的独创性是所有新闻记者在事件报道中敏锐性的具体体现。对采访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原因、过程、结果是否能通过细致的采访调查梳理出自己的判断,以不同的视角对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结合自身的广泛的专业知识给出理性的评论,从而更深入地提升报道本身的价值。广播记者的独创性更可以利用独特的有力的手段再现过去的场景,人物对话的采集、现场的同期声、记者评论、专家访问等现代化设施的应用,把各种社会联系包括它的内容有效的串联起来。例如: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节目:拆新房为哪般。城市拆迁是社会热点,2008年建在呼和浩特市城市边缘的春光嘉园小区所在的位置正压在新的城市规划的城市干道世纪五路上,为了修路必须拆迁,突然的拆迁让这些百姓无法也没有能力去接受。内蒙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让居民代表和政府领导面对面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和诉求,让对立的拆迁双方在轻松而严谨的氛围中进行对话,对短期规划造成的后果锲而不舍的追问,巧妙地批评了一些管理部门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工作思路,清醒而客观的为拆迁中的弱势百姓争取权益,最后让拆迁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 

    独特的视角,是打破新闻常规化、突破格式化报道的重要方法,是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让新闻鲜活起来的重要手段,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更需要新闻人在这多变的时代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2  现场报道的广播新闻的创新措施

    作为一种大时段的新闻报道方式,广播现场报道具有强大的信息容量,这为多种广播新闻手段的兼容创建了有利条件。广播记者、广播编辑应将这一点充分结合实际进行探索与实践,不断充实与发展广播现场报道的内在形式。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面临激烈的媒体竞争,广播新闻记者从未放弃过进取与努力,积极寻求广播现场报道形式的有益发展与探索。现场报道形式的不断发展既是与时代发展与受众诉求相适应,符合广播特点,又在极大限度上发挥了广播的优势,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受到广大受众欢迎。

    2.1  现场多点连线彰显广播魅力     

    发生新闻事件时,多路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让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当事者或采访对象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新闻连线直播间现场或电台编辑部,通过口述事件的形式对新闻进行现场报道。以往的实践表明,这些现场报道能紧随时代发展,将实时信息量急速扩大,还能突破时间限制,将采访、传输、编辑、播出基本置于同一时间点,通过在时间与过程上节省中间环节,真正实现广播报道实效性的提升。在防抗“莫拉克”台风现场播报中,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广播分派出多个采访小组于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福建省气象台和闽东南沿海重点乡镇进行对其地区的实时抗灾防灾情况的采访与报道。不断运用多点连线报道进行10多个小时的《防抗“莫拉克”台风特别直播报道》,以最快的速度对最新台风动向与重点区域的防抗台风消息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实时报道,成为各家媒体防抗报道中的一大特色。

    2.2  省地合作的滚动式现场报道     

    滚动式现场报道能更加体现现场报道的全面、快速、多角度,以高密度、快节奏与短周期的方式实现报道。这种高密度的连续性报道的新闻事件往往极为重要或具有突发性,需要新闻事件报道的大量数据信息,才能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作为现代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充分显示了其优势和价值。还以去年滨海新区发生的“8·12”天津港瑞海公司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市台充分利用地方台快捷的优势,在记者人员紧缺报道任务繁重的档口,由滨海广播电台组成各报道小组辅助天津台不间断地上传最新事件动态,由市台根据报道整合进行滚动播出,通过对这些受灾、抗灾、救灾信息的滚动式播报,让全国受众充分了解到了灾区的最新信息。

    2.3  多媒体广播现场报道    

    在高速融合的媒体时代,受电视、报纸、互联网与移动通讯技术与媒体的不断融合影响,传统广播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广播稍纵即逝、不能自由悬停节目、图像缺乏的空白,特别是网络广播的形式,以其与多媒体网络的融合吸引了更多受众,实现网络广播现场报道的新形势。凭借互联网优势,网络广播现场报道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现场报道发展为“既闻其声、又见其人”的新模式。

    2.4  广播“现场报道评论”    

    广播“现场报道评论”是基于广播评论而孕育的全新模式,与广播录音评论类似,但又区别于录音评论而形成的广播记者或记者与权威人士在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实时性评论报道。比如:滨海新区发生的“8·12”天津港瑞海公司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后造成了交通损坏,链接新区与市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轻轨长时间不能使用,百姓不理解轻轨的修复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针对此问题滨海广播在损坏的轻轨站发车站头做了报道,在回顾的报道中又采访了正在现场施工抢修的相关工作人员,把有关专家请到演播室对轻轨的知识做了延伸讲解,对其损坏程度进行了评估,最后对造成修复困难的原因和所需的时间进行了权威的评述。结尾记者把采访的信息进行了总结式评论。这种形式在现场报道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现场感,其强大的说服力与传播效果是传统传播评论模式与广播“现场报道评论”无法相较的。

    2.5  记者在现场报道中不过分依赖先进的编辑设备,使其更原汁原味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采访设备、工具给记者带来的便捷,快速、高效并可以适当弥补采访中的疏漏。但同时随之而来的假新闻也时有出现,利用后期制作手段,通过数字化合成,模拟出真实的现场以混淆视听。但仔细听还是缺乏现场感。更让人担忧的是长此以往,现场报道因参杂了过多的水分而失去其独特的魅力,并失去竞争的优势。久而久之,记者也会失去真正的现场报道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在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中传统的采访制作手段更值得提倡,也更显其原汁原味的魅力。使人们的现场报道真正达到客观、真实有美感,首先要增强现场“耳闻”。

    2.6  把握好音响效果,用音效语言代替人物语言

    音响是广播特有的语言,广播记者就是要善于运用音响来“说话”。现场音响,特别是现场典型音响,不但能增加报道的现场感、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往往比记者的转述更形象、更具体、更活泼。比如:记者在采访“渔民刘老大”的时候,因为渤海的过度捕捞,使得海洋资源受到威胁。一开始笔者就用了船长刘老大启动船的马达声,然后是他下网的同期声及自言自语的唠叨(这都快到锚地了,还没啥动静了)自然的音效把渔民刘老大的不满与捕捞的现状体现的淋漓尽致。

    善于选择音响,让音响资料为主题服务,是提升现场报道的有力措施。记者到现场时各种音响“耳”不暇接,应该善于辨析,根据所需有所选择,什么是主体音响,什么是典型音响,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使录音效果较好地起到为主题服务的作用。

   上一页 1 2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任希佳 郑亘波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59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