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国际台魏宇晨:一条“爆款微博”诞生记
2017年03月09日 10:06:02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作为一名记者,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持新鲜感。今年3月,是我第一次上两会、驻会,遇到的一切事情都让我兴奋。

    在3日下午的政协开幕式前,我放弃了从驻地宾馆到大会堂的计划,提前和同事到大会堂前,准备体验每年的“广场盛况”。而彼时广场上的媒体人就像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一般,就等委员们只言片语。到达广场时,已有很多摄影记者、电视台记者准备就绪了。

    随着第一批委员的到来,来自各方的记者瞬间围堵广场前半部分。摄影记者也好、非摄影记者也好,全都拿着自己的专业摄像机、手机在拍,快门声如雨点一般哗啦啦的。在背着大炮筒、手拿梯子的摄影记者面前,要拍到这些委员更需要一个强壮的身体。不过正是我的好奇心驱使着我要看看被围住的这些委员们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想要说什么。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获取委员们的关注点和对热点的回应。作为上会经验为零,记者职业年龄不到两年的我来说显然比较困难。在看到俞敏洪的时候,他已经被记者“包围”了。我先是透过一个小缝,把录音笔塞到离委员近的地方。听了一会,我觉得说得挺好,又掏出手机录了一段小视频。俞敏洪谈到了学区房、教育资源的分配,这都是自打我上学的时候就备受关注的话题。放到了两会,大家更觉得有必要提上议程。不过,采完俞敏洪,距离政协开幕只有很短的时间了。尽管我手机里还有不少素材,但最让我惦念的还是俞敏洪的这段视频。开幕式后,我迅速把视频发给了后方编辑。没想到这一发,就迎来了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爆款”。据统计,当天视频一发,10分钟内,阅读63万次。隔天的阅读量破1千万次,转发1万多,点赞5万多人,成功成为当天国际台官方微博中人气第一。

    后来回想这条微博的产生和成功,我想首先是源于话题的争议性;其次,源于这条新闻带来的新鲜感。否则这样的“爆款微博”不一定会诞生。(魏宇晨)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爽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114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