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红柳
2016年08月30日 10:56:24  来源: 自荐
【字号  打印 关闭 

戈壁红柳

    中等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浓重的宜春口音,这是我们见到他的第一印象。

    2013年8月,他与几位同志先期抵达克州,一直在阿克陶县委和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工作。

    刚入疆压茬交接时,在多个岗位历练过的他,面对全新的领域,该会有怎样的作为?

    引发他心灵触动的,是一次下乡调研。

    巴仁乡,位于盖孜河与库山河之间,距县城约30公里。他来过最多的是这里,印象最深的也是这里。

    这个乡维稳压力大,辍学率高,初中到校率仅为84%,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汉语水平差。

    在全县,这样的乡镇还有很多,老百姓走出戈壁难,接受教育更难。

    从哪里入手提高全县教育水平?他绞尽脑汁日夜思考。

    为了解真实情况,他不辞辛苦,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120个行政村,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全县仅有54所双语幼儿园,实在太少。”

    “教育当从娃娃抓起,时间紧迫!”

    如何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他第一时间开展工作,整合教育资源,在县里成立小白杨“双语”学校,让偏远乡镇的孩子进县城接受教育,去年共安排1700多名适龄儿童走出大山、走进学校。

    一所学校岂能满足所有需要?在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大力推动下,他使出“三板斧”: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今年申请中央和自治区1.6亿元改造24所薄弱环节学校;二是争取江西援疆资金投入6750万元新建23所幼儿园,将阿克陶打造成南疆首个双语幼儿园全覆盖县;三是建议“十三五”规划援疆资金再安排7000多万元完善阿克陶县三中各项设施,将全县牧区和边远农区的孩子整合到县城接受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教育。

    今年10月,24所薄弱环节学校改造工程将全面竣工,新建的23所双语幼儿园主体工程也将完成,美好的愿望就要成为现实。

    说到这些,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学校建成了,学生招来了,又该如何稳定教师队伍?这成了横亘在他面前的新课题。

    一次下乡调研,他先乘汽车,后骑摩托车,几经周折才来到恰尔隆乡四村教学点。这里的校舍是土墙结构,三个班,五个老师,他们出行全靠牧民用摩托车接送。

    他与教师们促膝谈心、嘘寒问暖。有个年轻教师怯怯地对他说:“能否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让我们轮流回家休假?”他当即表示同意。

    在解决了教师们回家休假难、身份转正难等实际问题后,他还将收集的相关建议及时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以栓心留人。

    在阿克陶,百姓就业一直是个大难题,少数民族群众因为语言不通等原因,就业困难,走不出去。

    去年4月,他前往海拔3600多米的木吉乡调研。这里生存环境恶劣,乡民以放牧为生。

    大山外面日新月异,这里却没多大变化,泥土房,没通电。

    在了解当地情况后,他向县委提出“三个三分之一”的安置办法——三分之一牧民群众守边放牧、三分之一老人小孩进县城、三分之一壮劳动力走出大山进城务工,让牧区百姓不再因恶劣环境而挨饿受穷。

    除了帮助百姓走出大山,去年,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还投入上百万元,在南昌成立劳动就业服务总站,并在泉州、宁波等地设立4个分站,由总站协调,帮助阿克陶百姓前往内地就业。

    去年大年初五,他顾不上和家人团聚,专程赶到吉安协调劳务输出。

    今年,他和综合组的同志集中组织劳务输出,安排120名当地群众到九江恒通公司就业。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阿克陶每年有6000余人到内地就业。

    阿克陶人民记住了这位为当地发展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的壮实汉子。

    他叫彭金平,挂职阿克陶县委副书记、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综合组组长。 铁骨柔情书大爱

    作为人民警察,他既有着刚毅铁骨,也有着似水柔情。

    见到他时,他刚从维稳一线回到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

    当日正值穆斯林群众的传统佳节——“肉孜节”第一天,维稳形势较平时更为严峻,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见到我们,他立马恢复了笑容,与我们拉起了家常。

    他是朱贻灿,今年42岁,挂职阿克陶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阿克陶县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414公里,通外山口81处,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全县22万人口,有涉稳重点人员千余人。

    多年来,这里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竞相渗透的重要基地和实施颠覆破坏活动的前沿阵地,社情之特殊、敌情之复杂、斗争之严峻使之成为南疆维稳重点区域。

    面对亲朋好友的担忧,他没有任何怯懦和顾虑,勇敢地站在了打击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的第一线。

    上任后,他花费8个月时间,几乎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农场边防派出所。为了掌握边境维稳情况,他五天行程2000多公里,途经多处危险路段,深入阿克陶最偏远的三个边防派出所和一个检查站进行调研,在短时间内掌握了阿克陶的有关情况。

    阿克陶是反恐维稳的重点县之一,一级响应时间长,次数多。每当一级响应期间,他都要到公安检查站带班,24小时执勤。

    公安检查站条件艰苦,每天风吹日晒,充满危险。近年来,新疆多地发生过暴徒袭击公安检查站造成公安民警伤亡事件。

    除了日常维稳工作,面对突发事件,他沉着应对,果断出击。

    去年6月,警方接到线报,巴仁乡居民阿某图谋实施暴恐活动。根据此线索,县公安局成功抓获涉案人员60余人,收缴销毁自制爆炸装置14枚及一大批制爆原材料。

    为了抓捕本案潜逃的主犯阿某,他带领民警到戈壁滩开展蹲守。

    茫茫戈壁滩,十里无人烟。没有房子,席地而坐;没有水源,不洗不漱;没有保障,自己防范。他以坚韧的毅力克服昼夜温差大、危险系数高等困难,与普通民警同甘苦、共进退。

    围捕持续开展了三个月。

    “这次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南疆反恐形势的严峻与复杂。”他对边疆维稳工作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去年8月10日凌晨,皮拉力乡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一名村干部的亲属被害。正在熟睡中的他连夜赶往犯罪现场,亲自指导现场勘查和尸检工作,在短短十二小时内,警方锁定三名犯罪嫌疑人,最终击毙两人,抓获一人,此案成功告破。通过审讯,三名犯罪嫌疑人宗教极端思想浓厚,犯案后更是准备劫车到县城进行暴恐活动。

    面对危险他毫不畏惧,对待群众他又有一副柔肠。

    援疆期间,他遭遇妻子下岗、母亲病重等重重困难,但他依旧全力帮扶比他更困难的群众。

    去年11月,前往巴仁乡执行公务的他了解到巴仁中学学生图克孜?买买提家庭困难,当即决定与她结对帮扶。

    一周后,他将崭新的自行车、书包等学习用品送到图克孜手中,内向的她面对这位刚认识不久的江西警察叔叔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甜美笑容。

    至今,朱贻灿先后四次看望图克孜,对她进行帮助,并叮嘱她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对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有用的人。

    今年3月,城镇派出所维族协警亚力坤?亚森身患重病,朱贻灿又拿出500元钱交给同事,并叮嘱一定转交亚力坤。

    事情虽小,爱心无限。

    在阿克陶百姓眼里,朱贻灿就是江西警察的优秀代表。 妙手仁心谱新曲

    无影灯下,一位身着消毒灭菌服的医生,在手术台上聚精会神地做着一例微创手术,汗水顺着帽檐渗出,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走出手术室的他神情疲惫,但只要一接到手术任务,他便又立刻抖擞精神,披挂上阵。

    “像这样的手术,援疆这几年我一共做了400多台。”如今已挂职克州人民医院副院长的他,依旧坚守在手术一线。

    他就是江西援疆医生张景辉,全国援疆队伍中唯一一位“感动新疆十大人物”荣誉获得者。

    至今为止,他三度援疆,以妙手仁心守护克州各族人民的生命。

    2008年7月,拥有15年基层行医经验的他,第一次踏上援疆征程。

    “从区级医院到市级医院,自己能否胜任?

    该如何开展工作才能得到群众和同事们的信任?

    这里微创技术落后,能否顺利进行手术?”

    初到克州人民医院,种种顾虑让他忐忑不安,然而挑战没等他做好思想准备便接踵而至。

    他第一天正式上班,医院就接收了一名病情危重、亟需手术的胃穿孔患者。由于医院微创手术水平不高,许多医生面露难色、犹豫不前。

    “微创手术是我的强项,他的手术我来做。”

    张景辉为维族患者海力力?吐尔逊进行了腔镜微创手术,只留下三个钥匙孔大小的伤口,手术当天患者就能下床活动。海力力的哥哥给他送来了自家种的瓜果表示感谢:“前几年,我也患了这种病,那时医院做的是传统的开腹手术,术后一个多月才出院。江西医生医术‘亚克西’!”

    手术的成功,让同事们对这位江西医生刮目相看。

    克州人民医院外科技术薄弱,患肿瘤的病人大多是转到喀什或乌鲁木齐治疗。他在做好每一例外科手术之余,还创新了十多项肿瘤治疗新技术。随着肿瘤患者陆续康复出院,医院肿瘤外科的声誉也逐渐提高,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

    “留下来吧,这里的老乡和朋友们都喜欢你。”在当地群众和同事们的挽留下,2009年第一次援疆结束后,他选择继续留下二次援疆。

    “虽然有时语言不通,但每当为患者解除了病痛,看到他们信任的眼神,也就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谈及援疆,他有着更深层的感悟。

    两次援疆,也让家人渐渐理解了他作为医生的使命。去年年初,他第三次主动报名援疆,84岁高龄的老母亲拄着拐杖为他送行,父亲对他说:“你放心去吧,我的生日等你回来再过。”

    一到克州,他便投入医院创三甲的工作中。

    创三甲的路程艰辛而漫长,“5+2”、“白+黑”式的生活成为家常便饭。

    医院办公室主任田春英说:“虽然他是副院长,但他和我们一样,周末照常加班,平日里经常不能按时下班,吃冷饭剩菜是常有的事。”

    今年2月16日,医院创三甲获得通过,大家的辛苦终得回报。

    张景辉不仅拥有高超的医术和强烈的责任心,更有一颗滚烫的爱心。

    援疆期间,他曾为乌恰县地震受灾群众和克州人民医院白血病患者捐款,多次资助家庭贫困的病人;深入克州三县一市讲课、会诊、义诊;跑遍了阿克陶所有的乡村,为当地1000多名病人看病诊治、送医送药。

    三次援疆路,一生克州情。

    张景辉用切实的行动,谱写了一曲赣鄱儿女和新疆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的赞歌。 丹心一片育芳华

    “孩子和妈妈那边你多照看着点……”江西援疆教师胡冬莲在电话中叮嘱丈夫章国海。挂断电话,她继续伏案工作。

    今年刚满50周岁的她,是江西第八批20名援疆教师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去年2月,她辞别丈夫和孩子,奔赴新疆。

    援疆前,她将意愿告诉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却遭到坚决反对。

    “你不能去,听说那里不安全,你执意要去的话我就找你领导!”

    “好好好,我哪也不去,在家照顾您。”

    虽然她满口答应,但没过几天,她便瞒着独居在宜黄的母亲悄悄远行了。

    没想到这一瞒,就是一年多。

    善意的隐瞒没有持续更久。今年清明节,母亲终于知道了她援疆的事。

    “每年清明节,全家人都要回老家为父亲扫墓,由于分身乏术,这两年我都是编了个理由瞒着母亲,但她还是发现了端倪,得知了实情……”她哽咽了,颤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隐瞒母亲的愧疚。

    “刚来援疆时,胡老师一直被甲减病困扰,孩子即将参加高考,公公又生病,可是她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挂职克州二中副校长、江西援疆教师领队张勇治说。

    边疆的环境一度让她难以适应。由于气候干燥,她经常流鼻血、咳嗽、浑身无力,但她依然坚持带病上课。老师们都劝她换课或找人代课,刚强的她并没有那么做。她笑着说:“只要站上讲台,我就浑身有劲了。”

    夏季的克州,下午4点的阳光最毒辣、紫外线最强,她主动接下了全天最燥热的这节课。“这学期的这节课都让我来上吧,我是属骆驼的,不怕晒。”

    这是下午第一节课,午休后,她得步行20分钟到学校。到达办公室,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她硬是坚持了一学期。

    家人的不解、环境的不适、病痛的折磨,丝毫没有减弱她的援疆热情。她凭借近30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将克州二中“江西班”的物理成绩逐步提升。

    在克州二中,她主要负责“江西班”高一、高二两个班的跨头教学任务。跨头教学难度大,负担重,这是老师们的共同感受。

    去年3月组建的“江西班”,是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集中江西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出的精英班级,相较其他班级的老师,“江西班”的老师肩负着更重的责任。

    她顶住压力,针对南疆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改变教学思路,摸索出一套更适合“江西班”学生的方法——授课时,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物理模型的建立;练习上,每节课的练习都从知识点的难易和应用等多个角度进行精心选编。

    她的努力终得回报,学生成绩大幅提高:她带班后的第一次考试成绩超出年级平均分11分,第二次超出20分,第三次超出23分。

    “能帮助各族群众的孩子茁壮成长,我心满意足。”教学任务虽然繁重,但她的脸上写满了喜悦。

    她对待学生视如己出,悉心照料,但远隔万里的家人,却无法顾及。

    去年10月,她的公公被检查出患有肠癌,她本该回家照料,但看着学生们对知识渴求的目光,她毅然决定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只能通过电话来表达一片孝心。

    就这样,在宜黄二中任教的丈夫章国海每天往返临川照顾即将高考的孩子,周末还得抽空奔赴南城照料生病的父亲。

    丈夫独自扛下了全家的重担,好学上进的儿子今年顺利考取了华北电力大学,兄弟姐妹们更是肩负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家人的全力支持,让胡冬莲倍感欣慰,充满动力。

    援疆至今,她没缺过一堂课、请过一天假。

    朴实的胡冬莲,无声润桃李,丹心育芳华。 比翼双飞传佳话

    这是一帧温馨幸福的画面:丈夫紧紧牵着妻子,女儿骑在父亲肩头,笑容洋溢在他们脸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这一幕,并非发生在他们南昌的家,而是相隔万里的克州阿图什。

    去年2月,夫妻俩一起报名参加了援疆,并把年仅3岁的女儿也接了过来。就这样,“一家三口来援疆”成为江西第八批援疆干部中的一段佳话。

    丈夫名叫李志辉,坚守在反恐维稳第一线。

    妻子名叫郑静华,挂职克州住建局副局长。

    他们的女儿李一翀,则被安排在当地幼儿园上学。在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懂事的她还被誉为“年纪最小的援疆干部”。

    在反恐维稳第一线工作的李志辉,面对巨大的压力,全身心投入到忘我工作中。

    这里常年一级响应,每三天就有一天要保证24小时在岗值班,第二天还得继续工作,不能休息。不用值班的日子里,他还经常出差,根本无暇顾及妻女。

    维稳一线的工作艰苦而危险,面临各种挑战。

    他努力克服困难,经常带队深入一线,作战在最前沿,在深刻分析研究当地复杂敌情、特殊社情的基础上,经过综合研判、甄别规划,将江西维稳工作的先进理念、精细作风、开阔思路融入实际业务中,为当地维稳工作默默奉献。

    繁忙的工作和学习基本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想要陪伴妻女竟成了一种奢求。

    有一件事,让他终生难忘。

    今年4月的一天,小一翀突发高烧四十度,但他因出差在外,无法赶回来。此时刚进入凌晨,指挥部规定夜晚不允许外出,这让郑静华手足无措。

    “妈妈,我好难受,爸爸在哪?”

    “爸爸马上就到家了,带你去看最好的医生。”郑静华故作镇静,实际上却心急如焚。

    看着女儿痛苦的表情,她无法继续等待,更无暇顾忌屋外的黑夜和危险,抱起女儿冲向医院。终于,女儿的病情在医生的悉心照料下得到控制。

    等到李志辉回来时,女儿早已康复。

    “对妻女,我亏欠太多,来援疆时我答应他们永不分离,但因为反恐维稳工作……”

    深深的愧疚写在这位坚强男儿的脸上,“我只有把对她们的爱,化作动力,保卫克州各族百姓,那也就是保护了她们。”

    与丈夫李志辉不同,提起克州,郑静华内心早已结下深深的情愫:2004年,她曾随队来到克州,参与了阿图什市城市总体规划。

    “援疆一直是我的梦想。”她终于如愿以偿。

    在江西,她主要负责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龙虎山、三清山等多个风景名胜区成功申遗,就是以她为骨干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克州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资源,却至今没有一个上档次、有名气的风景区,实在可惜。”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对克州各地风景资源的不断考察,她认为克州的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潜力巨大。

    她带领团队一点点突破,在短时间内,就为克州成功申报了阿克陶县的卡拉库勒-慕士塔格风景区、奥依塔克冰川公园风景区,乌恰县的红山谷风景区、小尚亥风景区四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这四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的成功申报,让我对克州的风景名胜申报工作信心倍增,相信不久后,克州还将拥有南疆第一个国家级风景区和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对后续的工作,她充满期待。

    因为夫妻携手援疆,工作繁重,年初至今,他们一次都没能回家看望父母。

    “江西夫妻德高尚,比翼双飞援边疆。”在克州各族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佳话,礼赞着李志辉郑静华夫妇。 并非结尾

    ……

    啊,新疆,新疆,

    你让我们无悔,你使我们难忘!

    你把我们的心里梦融进了江西梦,

    江西梦融进了新疆梦,

    新疆梦融进了中国梦,

    你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梦梦相连中步步升华!

    你把我们个人的轻唱,

    汇进了加快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恢宏交响!

    啊,新疆啊,新疆,

    你是我们心灵永远的故乡……

    援疆干部王承忠以一首饱含民族团结深情和爱疆深情的长诗,书写了江西援疆干部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援疆“十二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5年转瞬即逝,西域边陲阿克陶县在江西援建下,活力迸发,换了新颜。

    “我省‘十二五’财政援疆专项资金已安排10亿元,实施了44个援疆项目,‘十三五’还将安排更多资金,规划备选项目55个。”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黄式贤如是说。

    “十二五”期间,江西援疆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零事故”、在质量保障上做到了“零缺陷”。

    援疆项目的实施,让“江西第100个县”阿克陶县全面实现了5年援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预计阿克陶县生产总值将由2010年的9.7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28.4亿元,年均增长13.9%。

    有一份深沉的情怀,萦系着克州60万各族群众。

    有一种历史的担当,助推着克州走向美好未来。

    有人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在天山上盛开,但雪莲做到了。

    有人说,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在戈壁里扎根,但红柳做到了。

    有人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逆境中坚守,但江西援疆人做到了。

    一周的采访行将结束,我们与朝夕相处的江西援疆人依依惜别。

    分手之际,在援疆一线工作了近5年的黄式贤拉着我们的手,深情感叹道:“当一个人的命运能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相连,还有什么比这更光荣的呢?”

    这是所有江西援疆人的共同心声。

    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一轮援疆大幕即将拉开,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历史不会忘记你们,可爱的边疆建设者。

    历史终将记住你们,可敬的江西援疆人。

   上一页 1 2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642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