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学子嘉兴行】学生作品:文化乌镇与乌镇的“文化人”
2016年06月29日 10:03:37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电影,之前乌镇是没有的。”桐乡市乌镇本地人徐玉林说着,指了指挂在身后的营业执照。他一手创办的偃王影业是乌镇的第一家影视公司。不过直到18个月之前,他还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

    徐玉林生在乌镇,长在乌镇,两次创业都在乌镇。他的微信头像照片,也是他本人与乌镇作家茅盾给家乡题字的合影。如同当年的茅盾一样,现在的徐玉林是家乡影视产业发展的先驱。而在乌镇,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乌镇土生土长的“文化人们”。

    初创:“如果没有茅盾故居,乌镇想要出名也很难”

    参观茅盾故居的游客们

    旅游业是桐乡的支柱产业,而乌镇景区则是桐乡旅游的名牌: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费坤江介绍,乌镇在全国所有景区中旅游效益排行第一,其利润占母公司中青旅股份有限公司的90%。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乌镇景区于1999年10月才开始第一期的开发,比周庄等其他古镇落后了近十年。“我们属于后来居上,”费坤江介绍,“而且如果没有茅盾故居,乌镇一期工程想要出名也很难。”

    “我们想利用一些名人效应,增加古镇的历史底蕴。”费坤江说。作为全国文物保护重点单位,茅盾故居之前属于当地文化局管理。经桐乡市委市政府协调,故居与整个乌镇景区一起打包出售通票,票价的3%分给文化局进行故居的维护修缮。

    在乌镇的第一批游客中,很多人都是慕茅盾先生之名而来的。“2001、2002年的时候,乌镇景区共接待五十几万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到过茅盾故居。”

    茅盾先生的儿子韦韬为茅盾故居与乌镇景区做出过至关重要的贡献。为了让游客更为真切地感受茅盾先生的一生,韦韬先生捐出了大部分茅盾先生的遗物,其中包括所有发表过和没发表过的手稿,甚至还将茅盾先生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公墓运送回家乡。

    发展:“市政府要向他们借力”

    2016年乌镇国际当代艺术展上陈志光作品《乌合之众》

    乌镇作为知名的景区一炮而红,还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本地人的支持——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陈向宏。

    “当时乌镇开发的时候,市政府缺乏资金,其实是借助了中青旅公司的财力。陈向宏对乌镇的旅游开发很重要。”见证了乌镇景区发展的当地人姚云飞说。他是徐玉林的好友,在此创办了乌镇云商公司。这家生产旗袍的公司和徐玉林的偃王影业,都从当地的创业孵化器——金融咖啡馆获得初创支持。

    姚云飞所说的中青旅公司,控有乌镇旅游公司66%的股份;而陈向宏正是当时中青旅中的关键人物。

    在推动中青旅控股乌镇之后,陈向宏又为家乡注入了一滴滴新鲜的文化血液——发起乌镇戏剧节、乌镇国际当代艺术展等。

    耿子祺毕业之前是哈工大筑梦话剧社的成员,他编剧的《作》于2015年参加了乌镇戏剧节的青年竞演单元。“乌镇的话剧舞台各不相同,能够给各种类型的话剧提供表演空间。”耿子祺回忆着自己去年的经历。

    而2016年6月的乌镇,“乌托邦·异托邦”当代艺术展正在举行中。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小陈,就在这里找了一份暑期实习。他负责向游人讲解一座由巨大蚂蚁堆砌成的小山——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家陈志光先生的作品《乌合之众》。小陈说,这几天,他每天都会为六七十组游客进行讲解。

    新契机:“我给政府提供政策参考”

    偃王影业创始人徐玉林(右)与乌镇云商科技创始人姚云飞

    现年40多岁的徐玉林皮肤黝黑,身着条纹T恤衫,这样的肤色和着装习惯正是拜多年建筑行业从业经历所赐。

    随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落户,乌镇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徐玉林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转行做起了影视。“乌镇有好的平台,文化产业有支持。我本身也是这里人,对这里比较熟悉。”

    不过,徐玉林说,因为影视公司少,所以桐乡市现在仍未有成熟的电影政策。“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其他城市的政策作为参考。现在桐乡还要借鉴海盐、海宁的政策。”

    徐玉林的公司位于乌镇金融咖啡馆的三层,他也是这家创业孵化器的股东之一。办公室面积不大,有30平方米左右,固定员工只有10多个人。不过,这家成立于2015年1月的年轻公司,迄今已制作了一部网络电影、一部院线电影,还有多部电影电视剧正在筹划之中。

    茅盾故居与陈向宏先生的艺术节位于乌镇的西栅,这是适合休闲度假的区域;而金融咖啡馆所在的东栅,则离观光一日游的首选地东栅近一些。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之后,互联网又成了桐乡市发展的一大关键词:旅游区内全面覆盖无线网络,市区内则开办了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养老中心等。徐玉林的偃王影业自然也不甘落后——在办公室的白板上,贴着一张“计划实施项目周期表”,其中就列着网络剧这一项。作为桐乡第一家影视公司的创始人,徐玉林就像茅盾、韦韬、陈向宏一样,为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的“文艺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清华大学2015级国新班 褚萌萌)

 
更多阅读:
· 【清华新闻学子嘉兴行】心得体会:耐得住寂寞 才能有所收获
· 【清华新闻学子嘉兴行】学生作品:50年铸就南繁精神
· 【清华新闻学子嘉兴行】心得体会:乡村生活甜如蜜
· 【清华新闻学子嘉兴行】学生作品:嘉地•善人•兴业
· 【清华新闻学子嘉兴行】学生作品:传统的“消逝”
· 【清华新闻学子嘉兴行】心得体会:嘉善小镇:中国梦的试验田
 
(责任编辑: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4746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