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第四组调研报告:埝坡村果园产业发展调查
2011年08月17日 15:53:58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三、埝坡村果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较小,起步较晚,管理尚不规范

    目前,埝坡村果园面积475亩,在罗子山镇果园(超过2万5千亩)中所占比例很小,而罗子山镇的果园面积在整个延长县果园(31万亩)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小。产品不成规模,资金、设备很难跟上,管理方面也相应的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阿湾村是罗子山镇苹果产业示范村,该村虽然起步也较晚,但发展较好。该村今年春季对2005年以来栽植的208亩幼园全部进行了修剪、涂白、施肥、深翻地,夏季进行了病虫害防治,整形拉枝。同时对188亩幼园覆单膜并进行了管理。全村苹果总面积396亩,今年每亩套袋2000多枚,成果明显优于埝坡村。

    2、劳动力资源短缺

    由于目前果业带来的效益还不大,还不足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村种植果树。

    例如东源头村,全村共有劳动力132人,外出务工124人,其中举家外出42人。近年来开始发展苹果种植业,然而由于挂果率较少,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还是选择外出务工,种植苹果树的重担则落在老人和妇女身上,东源头村支部书记王福财说:“村里有15户举家外出打工的,有的把地包给别人种,有的就荒在那里,没人种了。现在苹果处于幼园时期,管理起来还比较简单,将来挂果了,还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虽然乡镇定期会举行苹果种植技术培训,可是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能回来学习,致使村里的苹果园管理参差不齐。

    四、发展建议

    埝坡村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肯定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有效解决。现阶段,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让埝坡村的果业发展早日走上规模化道路。

    1、加大补贴力度,提高果农种植果树、管理果园积极性

    埝坡村果园幼园面积比较大,大多数没有进入盛果期,农民因此收益不大。而且种植业受自然灾害和气候的影响严重,存在风险较大,需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调动积极性。例如对幼园进行肥料补贴、为新建果园覆盖防雹网、为果园配置诱虫灯,并可发放一定的资金奖励。

    2、近一步做好示范点的宣传引导工作,让农民树立自主产业致富的信念

    目前各级政府已经做了大量的宣传引导工作,今后还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针对当地苹果种植业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应继续组织起步较晚的村向那些已初具发展规模的村学习,定期举行培训,由于大部分外出打工者属于季节性外出务工,因此要抓住农忙期间农民在家的时间组织培训、参观。可组织对苹果种植有经验并已见经济效益的村、农户演讲,让农民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互相交流。让农民从心里接受“从粮农——果农”的观念转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农户对于苹果的销售前景并没有明确概念,为了避免果农盲目种植,乡镇干部应该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我种了什么?挣了多少钱?今后还会增加多少收入?同时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果农集约化管理水平,科、教、产密切结合。

    3、为果农多方面拓宽销售渠道,保护果农切身利益

    据东塬头村的果农反映,由于当地交通不便,农民外输果品又存在缺乏充足的交通工具的问题,在果品的销售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以前大都是个体的经销商来村收购,存在严重的买方市场倾斜,价格压得很低,果农切身利益得不到保护。但迫于果品不能长期存放的压力,只能低价卖出。政府应该对当地果品输出进行统一安排,联系收购,或统一运出,或提供果品贮藏场所,把好果品销售关。

    4、对本地区果品做出更加明确的定位

    目前我国适合种植苹果的地域很多,已经形成苹果产业品牌的也不在少数,那么本地区应该对苹果品种、供销地做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位,不能都定位在高端果。地方政府应更加细致地调研全国苹果的供销现状,找准突破口,抢占市场,形成品牌效应。

    综上所述,当地将苹果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果能更明确地找准市场地位,并尽早的让果园种植走上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定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大的收益。

   上一页 1 2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樵苏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