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前进报》副社长杜树人:热血书真情 铁骨铸军魂
2010年10月11日 11:12:17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前进报社副社长杜树人接受本网专访 冯振宇摄

    主持人:有人说您之所以能成为基层官兵“最喜爱的记者”,是因为您用“心”写新闻,用“爱”润作品,您是如何采写官兵喜爱的新闻作品的?

    杜树人:官兵最喜爱的新闻作品,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反映他们新实践新观念的新闻作品,一种是维护官兵利益权益的新闻作品,一种是感人肺腑震撼心灵的新闻作品。如何采写这些新闻作品呢?其一,爱战士,才有资格写战士。2000年夏,我写了一篇消息《某团把休息日还给战士》,受到军队各级领导机关的关注,也受到基层战士的好评。为什么要写这篇消息呢?因为我在部队采访中,亲眼看到,有的战士为休不上节假日而流泪,为休不上双休日而叹息。而且,节假日和双休日被占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关心战士,就要为他们呼吁,就要维护他们的休息权益。所以,我写了这篇正面报道。其二,懂战士,才能写出好作品。也就是说,用战士的眼光去观察,用战士的鼻子去嗅闻,用战士的手掌去感觉。1991年,我到某自行火炮团采访一名战士。他把我带到训练场,学习怎么驾驶、怎么瞄准、怎么装弹。三天过后,我成了半个驾驶员。我了解了他的工作,懂得了他的心思,知道了他的需求,在写稿子时,就和他融为一体了。半个月后,我写出了长篇通讯《小兵干大事》。一些基层战士给我写信,说这篇稿子虽然长,但是乐意看。其三,关注战士的身边人身边事儿。1994年,我听到一个线索,一名新兵刚入伍就私自离队,跑回河南老家。原因是,他的父亲身患重病,不能干农活了。联想到母亲腰椎有病,一着急,不告而别。听到线索后,我立即赶到部队。赶巧,那名战士被母亲送回来了。我马上进行采访,战士的母亲说,看到儿子进了院子,急坏了,马上卖了三只羊,买了两张火车票,领着儿子赶回营区。于是,我写了一篇题为《儿闻父病私离队 母卖羊羔送子归》的消息,发表在《前进报》上。许多战士看了稿子后,说了这样一句话:看来,我们不是真懂父母的心啊!其四,写发生在基层最感人的事儿。1993年,我和两名同事到辽南某仓库采访,发现一条线索,丈夫在仓库勤务连当指导员,妻子在医院勤务连当指导员。俩人都是指导员,很忙,很累,很苦,很不容易。特别是妻子,由于劳累过度,两次怀孕两次流产。两个人干得都很出色,1993年,两个连同时被上级树为标兵连,同时荣立了集体三等功。我们三名记者很兴奋,马不停蹄进行采访。十天后,写出一篇题为《夫妻指导员》的通讯。稿子在报刊发表后,被官兵们赞为“能拨动心弦的稿子”。

    主持人:您说过,要“做一个时代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跟随者。”面对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文化体制改革的如火如荼,新闻工作者应该提高哪些能力和素质?

    杜树人:要做一个多专多能的记者。现在,许多报社都实现了网报一体化。作为报社的记者,不光要会写文字稿,而且要会摄影,会录像,会当主持人,既适应报纸的需求,又适应网络媒体的需求。这样的记者,长着一双飞毛腿,哪里有情况,第一个到达,第一个报出去。这样的记者,还长着一个“大脑袋”,读者有了疑问,提出深层次问题,能写出有分量、有内容、有分析、有眼光的大文章。多专多能还有一个好处,能清楚地了解各种媒体所长所短,发挥所长,不断补其所长,就会有用武之地。其次,做一个超一流的写手。我认为,新老媒体的竞争,关键是采写能力的竞争。谁发表的稿件更快、更准、更生动、更能发人深省,谁就会占有更多的读者。网络媒体是及时和实时的报道,报纸一般是一天一报,或者时间更长。这是它的弱点,也是它的优点。你想,不是马上报,就给你留出了充足的整理时间,你可以进行更全面的采访,更准确的了解,更深刻的分析,你可以听取更多人的意见。这样,就会做到:去其虚假,留其真实;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去其冗长,留其精练;去其干巴,留其生动。第三,提高联合作战的能力。因为报纸的出版时间比较充裕,可以综合多人的优长,聚合多人的智慧,写出更全面、更深刻、更有预见性的报道。这样,就要求我们的记者,提高相互配合的能力。第四,提高参与工作的能力。新时期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和推动者。而不能仅仅停留在问和记的层面,或者停留在提出问题的层面。要参与,就要懂得多项专业,明白多种工作。比如我们当军事记者的,光精通采写专业还不够,还要精通被采写的专业。光精通一两项专业不够,还要精通部队的多项专业。也就是说,必须要当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和装备工作的明白人。第五,提高借梯登高的能力。我当记者时,拜三十多名团长和师长为师。隔几天时间,我就打电话问,部队现在训练什么课目,存在哪些棘手问题,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解决,原因是什么。这样,我写的稿子就很有针对性,也比较受欢迎。我写军事评论,每次动笔,都找三四个团长问一问,当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部队是怎么解决的,哪些问题没解决,下一步应该怎么抓。这样,我的一个脑袋就变成了几个脑袋,甚至变成了十几个脑袋。有了这些脑袋,能不写出受欢迎的稿子吗?比如,我在写评论《千斤重担千人担》时,就听取了三名团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前进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发表后,受到普遍好评。“千斤重担千人担”这句话,成为许多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口头禅。

    主持人:谢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上一页 1 2 3 4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朱希琳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