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访谈直播
专访西藏日报社达瓦次仁
2009年11月08日 15:59:22  来源: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11月8日,记者节,本网专访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西藏日报社达瓦次仁 高国全 摄

11月8日,记者节,本网专访第十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奖者——西藏日报社达瓦次仁 高国全 摄

  主持人:16年前,您是怎么走上新闻工作这个职业的?

    达瓦次仁:我学的专业是藏语言文学,中央民族大学毕业以后回到了西藏,当时西藏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了,特别缺乏懂藏语,懂汉语的年轻人才。组织部门专门找我,征求我的意见,西藏的新闻事业特别缺懂藏汉两种文字的年轻人,我听了后就表示非常愿意去,而且我在大学的时候就非常的喜欢写作。

    走上了新闻记者岗位以后,会发现这个岗位特别的能够锻炼人,交际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提高了。所以我非常的愿意做新闻记者。刚才加工作的时候,我去的是藏东地区,遇到了很多好老师,特别是一些汉族的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这个藏族青年的由原来的门外汉,慢慢有了一些提高,对新闻业务也越来越喜爱,把它作为了一种终身的追求。 

    主持人:您特别喜欢用"我这个藏族青年",您觉得您的这个"特殊"身份对您的采访是不是有很大的帮助呢?

    达瓦次仁:这是当然的,我可以接触到藏族最基层的人民,通过一个藏族人的特有的眼光在我的新闻作品里面反映出来一种西藏特有的要求,这使得稿件内容更加深刻。其次,由于我在内地学习过四年多的时间,我对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有一定了解,作为一个藏族青年,我知道自己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整个西藏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表达最主流、最广大人民的心声。所以这个身份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主持人:近年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反映西藏变化的好新闻。这些好的新闻作品的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作为我们国家边远地区特别是西藏的新闻工作者,您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地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吗?

    达瓦次仁:在西藏工作确实是艰苦。外部环境,包括采访环境,西藏是比较艰苦,包括采访环境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环境都非常艰苦的。

    新闻采访的条件特别艰苦,尤其是那些50年代的老前辈,他们当时什么都没有,没有交通工具,可能只有一些运货的解放车。他们要"过三关",一要学会骑马;二是饮食就要学会吃藏粑;三是要会藏语。老一辈的汉族记者非常的艰苦朴素,非常吃苦,他们到了老百姓家里以后就住到牛圈里,翻雪山过草地步行去采访。但是他们没有因为困难就停下脚步,反而很深入的进行采访,发回了大量的报道,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西藏的建设者树立了一种精神叫做"老西藏精神",分别是忠诚、敬业、奉献,同吃、同住、同劳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连续召开了几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藏过去的条件很艰苦,但是现在是慢慢的好起来了。

    但是一些自然的困难条件还是存在的。过去贵族的宴席就是萝卜、土豆、牛羊肉。在改革开放前,偏远山区一直吃不上新鲜菜,但是现在常见的一些蔬菜在藏区能够保障的。西藏的自然条件是没变的,但是人们的居住条件确实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的采访条件也在慢慢的转好,我相信将来会越来越好的。

    主持人:那您能给我们谈谈您这16年以来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吗?

    达瓦次仁:我接触各行各业的最优秀的代表,和他们接触总会让自己感动。这里我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有一年我专门组织了一个典型报道,采访西藏那曲地区的组织部副部长齐爱举(音)。我小时候是在西藏长大的,从来没有高原反应。但是到了那曲这个县的时候居然有了高原反应,像我这种当地人在这里都有高原反应,别说那个汉族的副部长了,而且她还是位女同志。放弃了家庭和孩子,在这个最艰苦的县里默默的工作,几十年都在那里坚守着,她非常的年轻,不到40岁就去世了。她的事迹非常让我感动。

    第二个事情就是最近发生的,西藏自治区2006年以来搞安居工程建设,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住上新房子。在日喀则地区乡里,老百姓一听说记者来了都要表达自己对党和政府的安居房政策的感激之情。他们全村出动,扶老携幼,全部穿上节日的盛装,拿着哈达,唱着歌,喝着青稞酒。唱着自己编的歌曲,歌词大意是:"建新房喽,新房的粮仓里堆满了青稞,幸福的生活要开始了……"反映了安居工程带给他们的变化,经济社会的成果也让他们共享了。他们不停的讲,现在的房子比过去庄园主还好的房子,他们生活的特别的幸福。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高海英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