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1月25日电(记者 林小春)一些美国专家近日警告说,没有证据显示诸如智能袜、智能带、智能连体衣等可穿戴婴儿生理监测设备有医学益处,尤其是对健康婴儿,它们反而可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因此不建议父母给婴儿使用这类产品。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儿童与安全专家克里斯托弗·博纳菲德等人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观点文章说,过去两年中,一类新的婴儿生理监测仪兴起,它们被置于袜子、婴儿连体衣、纽扣、腿带甚至尿布中,可向智能手机发送婴儿的呼吸、脉搏和血氧等数据,并在婴儿发生呼吸暂停、心跳过速或过缓及血氧饱和度低等问题时报警。
文章说,可穿戴婴儿生理监测设备市场迅速扩大。比如,美国婴儿健康护理公司“小猫头鹰”最近报告称,该公司出品的智能袜以每只249美元的价格售出4万个。
为此,博纳菲德等人研究了包括“小猫头鹰”智能袜在内的5款可穿戴婴儿生理监测设备。这些设备的价格介于150美元至300美元不等,它们并未直接宣传可治疗、诊断或预防疾病,因此不属于医疗设备,不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监管。但就像“小猫头鹰”智能袜的产品宣传提到可以报警婴儿猝死综合征那样,生产厂家通常承诺他们的产品能在孩子有异常状况出现时提醒父母。
“这些产品被向健康婴儿的父母们积极推广,”博纳菲德在一份声明中说,“但是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消费级婴儿生理监测仪是(可以)救命的,甚至是准确的。这些产品可能导致父母不必要的恐惧、不确定性与自我怀疑。”
博纳菲德说,即便这些产品被证明是准确的,一个严肃问题是它们是否适合用来监测健康婴儿,因为任何一次异常读数都可能导致过度诊断。比如,健康婴儿偶尔也会出现不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低血氧饱和度问题,但一旦监测仪报警就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看急诊、血检甚至住院等问题,给婴儿及其家庭“间接地造成伤害”。
鉴于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目前还缺少有关这类可穿戴婴儿生理监测设备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证据。除非经彻底评估并出台相关使用指南,否则医生不应向父母推荐使用这类设备,“如果父母选择使用它们,有可能会造成伤害”,“没有证据显示消费级婴儿生理监测仪能够救命”。
-
研究表明:早喂婴儿花生 或能有效预防过敏
【新华社微特稿】美国不少家长为降低孩子对花生过敏的风险,通常在孩子满周岁后才开始尝试喂食花生制作的食物。8年前
-
会致窒息?法国叫停一款婴儿维生素D滴剂
【新华社微特稿】法国药监部门4日宣布着手暂停一款婴儿维生素D滴剂的销售,缘由是一名新生儿可能因为服用这款维生素补充剂而窒息身亡。8年前
-
厉害了!澳孕妇亲自助产剖腹手术“自取”婴儿(组图)
据英国《镜报》 1月11日报道,近日,澳大利亚一位母亲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她在一台特殊的“母亲协助”剖宫产手术期间将儿子从自己的身体里“拉”了出来。8年前

- @大学生 假期安全,你get到了吗?寒假4年前
- 3岁萌娃打110求助 超可爱对话曝光警察,电话,叔叔,父母,赣州市,联系,妈妈,一边,龙南县,讲故事4年前
- 【“飞阅”中国】“山沟沟”变身乡村治理示范村铁岭,柴家堡子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屯绿化,生活垃圾治理4年前
- 藏在滇西板桥古镇里的“乌铜走银”云南,保山,乌铜走银4年前
- 一边湖一边海 福州这条高颜值公路通车了景观式滨海公路,通车,旅游打卡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