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外媒:好莱坞大片中国化

2014年08月29日 10:39:46 来源: 新华国际
分享到:

  “10年前,中国仅作为事后追加的放映市场,”票房分析师布鲁斯·纳什说。他把卡梅伦执导的《阿凡达》在中国获得1亿美元票房以及2012年中国领导人做出决定、每年允许进口34部外国影片(原先每年允许20部外国影片上映,条件是另外的14部影片必须以3D或宽银幕格式放映)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里程碑时刻。“能在一个国家获得1亿美元票房具有重要意义。要夺得每年夏天的票房冠军,就得付出4亿美元的投资。为了收回投资,就必须与经营美国市场一样努力经略中国市场,因此必须在不得罪两大市场的前提下,想出两全其美的对策。”

  但好莱坞也不乏马失前蹄栽大跟头的实例。去年,《钢铁侠3》的制片人希望能获得梦寐以求的合拍片身份,但影片最终却剪辑成了两个不同版本。在其中一个版本中,由中国影星王学圻饰演的“吴博士”看到钢铁侠叫板电视上的汉语后用汉语说:“他没必要费这个劲——中国可以助一臂之力,”然后给自己倒了一杯中国产的伊利牛奶;之后,当托尼·斯塔克决定不当钢铁侠后,就前往中国做手术——美国版影片中没有这样的场景。“没人会到中国治病,”身居北京的博主Eric Jou在题为“为何很多中国人不喜欢中国版《钢铁侠3》”的博文中这样调侃道。

  与此同时,影片肆意改变了满大人的种族特点——在连环漫画书中,满大人是位神秘莫测的傅满洲式的坏蛋;在影片中,由操一口纯正伦敦腔的本·金斯利出演满大人,这让美国的漫画迷们义愤填膺,制作方连蒙带骗本·金斯利来出演这个角色。“导演沙恩·布莱克与漫威工作室(Marvel)算是结结实实毁掉了钢铁侠系列几十年的好名声,让铁头王(即钢铁侠)的这位孤独老对手活生生成了头条笑料,”某网络评论人士抱怨道。为了抢占全球电影市场份额,就得软化这些论调,首当其冲是大大缓解这些咄咄逼人的观点。

  虽说《钢铁侠3》在中国获得了1.21亿美元的票房,但它最终剪辑成两个电影版本,这表明好莱坞雄心勃勃的全球战略仍有力不从心之处。《变4》实际上也是两部影片,第一部分发生在北美,高潮部分是发生在芝加哥的机器人大战;第二部则发生在中国,高潮部分发生在中国香港地区、场面更为火爆的机器人大战。好莱坞不遗余力打遍天下无敌手之际,同样也是检验影片内容连贯的限度以及观众的接纳程度。“随着好莱坞不断适应这种变化的关系,它会越发得心应手,”首席分析师菲尔·康特里诺说。“我甚至觉得从《钢铁侠3》到《变形金刚4》,整个电影市场已有所改观。这是电影市场未来发展的雏形。所以说我们如今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最终定能成就伟业。因为《变形金刚4》的中国总票房超越北美区总票房,在两种不同电影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这是划时代的时刻。”

  勿庸置疑,这对于好莱坞来说是值得关注的时刻,它曾通过把地理、历史以及国民气质等因素巧合地融合在一起,长久占据着电影界无可争辩的老大地位,但如今随着其他国家后来居上,发现自己逐渐沦为“全球点唱机”的角色。

  从某方面看,如今各国扎堆争夺全球电影界老大,酷似当年无声电影时代的群雄逐鹿,当时欧洲与美国在拍摄史诗题材的民族电影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格里菲斯执导的《党同伐异》意在赶超意大利的史诗影片《卡比莉亚》。

  随着有声电影的兴起,各个国家拍摄的民族电影随之出现了语言障碍,而美国是例外,它充分利用了英语语言遗产,美国影片随之稳扎稳打,逐步成为业界老大。1950年,《关山飞渡》制片人沃尔特·万格评价好莱坞是“电影界的雅典”,不断把美国的价值观传向全世界,而世界并未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浸淫于美式价值观中。

  正是斯皮尔伯格的恐龙系列影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993年,《侏罗纪公园》帮助好莱坞首次实现海外票房超越美国本土票房,此后,海外票房逐年增长:如今,海外票房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70%。但美国民众时不时感到纳闷的是:为何《超级名模》这类美国流行喜剧不能拍续集,而《超级战舰》以及《太平洋沿岸》这类烂片的续集却可以,但在海外,这些影片却非常卖座。美国观众的影响力跌到了历史最低谷。

  “海外市场改变了美国电影的基因,”电影史学家尼尔·贾伯乐说。“大制作、快节奏以及更具震撼力的审美观已经根植于美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其它任何国家对此都无能为力。这是美国影片畅销世界的原因之一,这很大程度反映了我们美国人的民族特性。但我们又是自身成功的受害者。这就是所谓的22条军规悖论。让我们的影片畅销海外的那些因素如今已超出了美国本土市场的承载力,鸿篇巨制的电影必须获取大量资金赞助。”

  电影界观察人士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中国拍摄的大片(而非仅仅消费)最终能否超越好莱坞?美国影片二战后大量涌入欧洲市场的结果之一就是法国的新浪潮影片的诞生,在此期间,新一代法国电影人把自己带着浓重法语口音、不定格式的侦探片与低俗虚构故事影片(法国年轻人对此早已烂熟于心)杀回好莱坞。谁敢说将来不会有这么一天:美国的青少年戴着3D眼镜,观看李连杰拯救世界于外星人统治的中国大片?

  “也许观看中国大片的美国观众人数抵不上观看美国大片的中国观众人数,”布鲁斯·纳什说,“但风水终究会轮流转。中国电影人会创造出全新的讲述故事方式,它们会与好莱坞相互取长补短。”在派拉蒙公司的帮助下,取材于兵马俑的中国超级英雄影片拍摄工作已接近尾声,而2012年拍摄的中国大片《人在囧途之泰囧》“酷似美国影片《宿醉》)”, 菲尔·康特里诺说。“中国电影人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准。他们投入的资金越多,就越能学到讲述电影故事的技巧,就越能拍摄出高水准的影片。它比好莱坞预估的速度要快得多。”抑或说根本不以好莱坞的意志为转移。

   上一页 1 2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6933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