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20日报道】题:日本企业因汽车零部件价格垄断遭中国重罚
中国国家发改委20日宣布,对日本12家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的企业处以巨额罚款。这是近期中国对外国企业在华实施价格垄断进行打击的最新动作。
发改委指出,经查实,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等八家日本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减少竞争,以最有利的价格得到汽车制造商的零部件订单,在日本频繁进行双边或多边会谈,互相协商价格,多次达成订单报价协议并予实施。价格协商涉及中国市场并获得订单的产品包括起动机、交流发电机、节气阀体、线束等13种。
2000年至2011年6月,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四家轴承生产企业在日本组织召开亚洲研究会,在上海组织召开出口市场会议,讨论亚洲地区及中国市场的轴承涨价方针、涨价时机和幅度,交流涨价实施情况。在中国境内销售轴承时,依据亚洲研究会、出口市场会共同协商的价格或互相交换的涨价信息,实施了涨价行为。
中国已越来越多地利用已实施6年的反垄断法向外国企业施压。
本月早些时候,发改委表示,已查明豪华汽车厂商克莱斯勒、奥迪存在垄断行为,将进行相应处罚。
而上周,湖北物价局对四家宝马经销商罚款162万元人民币,这也是今年中国在汽车行业开展反垄断调查以来,汽车生产经营企业收到的第一张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