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17日电 题:赓续红色基因,当好军改尖兵
新华社记者 张宝印
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传承红色基因,坚守精神高地,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潮中,站前沿、立排头、当尖兵,忠诚履行国防动员新使命,以改革不改信念、改革不改作风、改革不改本色,展现出“红军传人”的优良品质。
井冈山市人武部是我军最早成立的“红军武装部”。井冈山精神作为他们建部之魂、立业之根,90年来薪火相传。建部以后,他们历经9次重大体制编制调整,人员在变、任务在变、时代在变,但官兵和职工坚定听党指挥、跟党走的信念始终没有变,凝心聚力的红色信仰,使他们在军改中从不走样。
面对军改新体制的考验,井冈山市人武部重整行装再出发,把荣誉留给过去、使命举过头顶,以战备工作不能松、训练水平不能降、打仗能力不能减的高标准,当好军改后的第一代“国动人”。干好第一任,就是当好“红色尖兵”;跑好第一棒,就是完成好“红色交接”。他们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像当年红军那样,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信念铭记在心、付诸于行。
面对军改新体制运行后的新任务,井冈山市人武部以永做井冈山精神传承人,树国防体系重塑新形象为工作目标,忠实履行职责。在军改关键时,亮出了十足的底气、使出了充足的力气,干好为历史负责的每一件事。有人说“到了人武部,安家又落户”,他们的回答是“武装部不是安逸处,怕苦莫上井冈山”,以不变质的追求精准站位,以不忘恩的品格走上新岗,以不松懈的战斗精神聚焦国防动员主责主业。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井冈山”这三个字,才能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答卷。
军改一年多,井冈山市人武部全员职能在身、责任在肩,为人民武装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在全省率先创建常驻民兵应急连,成功打造一支用在身边、抓在手中的拳头力量。他们先后与9个联建单位对接沟通77个重点援建项目,引进扶贫资金近亿元,帮扶5个贫困村率先脱贫。这一切井冈山人民看得最清,他们像当年一样支前,送子参军空前踊跃。井冈山市人武部实现了连续56年57次无责任退兵,打造了征兵工作的“井冈山品牌”。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红色基因已融入了井冈山市人武部新一代官兵和职工的血脉,他们始终用井冈山精神补思想之钙,聚笃行之力,尽为民之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建设一流人武部的新征程。
永葆本色的“红军工作队”——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争当“红军传人”纪事
90年前,中国红军靠着坚毅的革命品格和火热的战斗激情,在井冈山这片红土地上,锤炼出了跨越时空的“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90年后,全军成立最早的“红军武装部”——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始终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聚焦主业服务打仗、助力脱贫倾情为民,被群众誉为“永葆本色的‘红军工作队’”。>>
-
迈向伟大复兴新征程——写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
新华社南昌9月7日电题:迈向伟大复兴新征程——写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7年前
-
今天,和我们一起走进井冈山!
不仅仅是吃!黄洋界上曾经炮声隆隆,神山村里今日人头攒动。在这个最早诞生的红色根据地,当年有着几多故事,而今发生怎样变化?7年前
-
相约三湾,“红色追寻·重走井冈路”不见不散
为什么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奠基于三湾改编?7年前

- @大学生 假期安全,你get到了吗?寒假4年前
- 3岁萌娃打110求助 超可爱对话曝光警察,电话,叔叔,父母,赣州市,联系,妈妈,一边,龙南县,讲故事4年前
- 【“飞阅”中国】“山沟沟”变身乡村治理示范村铁岭,柴家堡子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屯绿化,生活垃圾治理4年前
- 藏在滇西板桥古镇里的“乌铜走银”云南,保山,乌铜走银4年前
- 一边湖一边海 福州这条高颜值公路通车了景观式滨海公路,通车,旅游打卡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