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特写:科考船上的年轻人
2017-01-19 18:17:32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海洋六号”1月19日电 特写:科考船上的年轻人

  新华社记者王攀

  凌晨上岗,早晨8点交班,作业点南纬60度左右的南极海域——在过去近20天里,34岁的同济大学肖文申博士一直坚守在科考船“海洋六号”的后甲板上。采集到的海底沉积物、海水以及地球物理数据,将为他研究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提供关键依据。

  “国际上研究极地和气候变化的着眼点主要在南大洋的大西洋扇区,我国作为太平洋一侧的国家,更希望了解南大洋的环境变化对北半球低纬—高纬太平洋区域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自己一手采集的数据资料,对研究我国气候变化至关重要,”肖文申说。

  作为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的组成航次之一,“海洋六号”肩负着以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为重点的国家专项南极科考调查任务。截至目前,科考船已经执行多道地震、多波束、浅剖、重力柱取样、热流探测等任务,进展顺利。

  在“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何高文看来,除取得丰富的科考成果外,“海洋六号”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为中国极地科考培育了一批“海洋新兵”。70多名船员和科考人员中,超过80%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且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参与极地航行与科考任务。他们将在120多天的科考过程中积累宝贵经验,迅速成长。

  “我国极地科考在海洋科学特别是海底地质领域相对薄弱,和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培育更多的‘火种’,培养出中国自己的极地海洋地质专业队伍,”他说。

  长期以来,中国极地科考和物资运输任务主要由破冰船“雪龙”号承担,专业海洋地质勘探船舶的极地航行经验较为缺乏。为此,“海洋六号”专门组建了由“雪龙”号船长沈权、1990年至1991年参与执行第7次南极科考任务“海洋四号”船员何发光和“海洋六号”船长蓝明华组成的“船长团队”,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为科考船极地航行积累经验。

  “我们先后经历了‘咆哮西风带’、德雷克海峡、极地气旋、风雪和浮冰等考验,验证了船舶在极地的航行能力,为我国非破冰类型的专业科考船在极地航行和科考提供了参考,”38岁的蓝明华说。

  由于海洋地球物理和海底地质考察对船舶运行与科考装备运行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35岁的现场操作负责人田烈余专门针对极地恶劣气候环境对施工环节实施了多项改进,带领团队较好地完成了海底取样等科考任务。

  “南极海底地质情况复杂,冰碛物密布,海底沉积物致密、坚硬,这些都是我国地球物理科考船在沿海和大洋区域没有碰到的,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一手经验,”田烈余说。

  随着中国极地科考从“一船多站”向“多船多站”模式的转变,年轻极地海洋人才队伍的成长,也为更多科考船和极地科考专项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唐正此前曾参与“雪龙”号科考项目,这次作为“海洋六号”海底地质项目的工作人员之一,35岁的他将重心放在极地海底地质演变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上,为明年继续参加“向阳红01”科考船执行的海洋专项调查做准备。

  与此同时,年轻人也为中国极地科考带来了富含朝气的新构想。田烈余说,此前“海洋六号”已经在中国沿海和太平洋深海处成功运用无人深潜器“海马”号成功取得海底资料,从现有经验看,对在极地海域使用“海马”号深潜作业充满信心。

  “虽然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类似案例,但我们觉得在合适的海况下,完全可以利用无人深潜装置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这将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他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老照片寻主人
    老照片寻主人
    少林功夫亮相特拉维夫
    少林功夫亮相特拉维夫
    奥巴马举行任期内最后一场记者会
    奥巴马举行任期内最后一场记者会
    北京降雪
    北京降雪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0347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