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抗击长江首轮洪峰

2016年07月10日 08:15:54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原标题:抗击长江首轮洪峰

  过去一周以来,长江中下游六千余公里的超警堤段沿线上,一百五十多万人次的军民抗击长江首轮洪峰,处理了973处堤防险情

  淫雨霏霏,洪浪滔滔。刚刚进入7月,2016年长江1号洪峰即在上游三峡库区形成,同时进入梅雨季节后的长江中下游第四轮超强暴雨开始肆虐,把入汛以来就一直底水高企的长江中下游干流变成了一条高出沿线地面2米以上的“悬河”。

  国家防总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21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是近5年同期最多。截至7月6日,干支流超警堤段长9321公里。

  自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五省各类堤防共发生险情973处,其中长江干堤5处,洞庭湖、鄱阳湖区堤防126处,其他堤防842处。

  此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奔赴抗洪一线,直击沿江军民在科学防洪基础上的奋起抗击,在长江中下游六千余公里超警堤段沿线上绘就一幅幅前仆后继、众志成城、可歌可泣的军民战洪图。

  长江:地上“悬河”

  每年的6、7、8月,是长江主汛期。今年长江入汛偏早,受持续不断的强降雨模式的影响,7月1日14时,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出现入库洪峰流量5万立方米每秒,形成长江2016年1号洪峰。

  为确保三峡水库足够的防洪库容,三峡水库从7月1日14时,将出库流量加大到每秒3.11万立方米。而入梅以后的第四轮强降雨,从6月30日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肆虐,至7月6日达到顶峰。截至6日19时,长江监利至九江段全线超警戒水位,且水位还呈继续上涨之势。

  “警戒水位比设防水位高一个级别。”长江委防办副主任陈桂亚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长江水位达到设防水位,意味着长江江面与沿线地面高度持平,也意味着地面以上的长江堤防开始挡水。

  警戒水位一般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设置,一般高出设防水位两米左右。7月8日12时,汉口武汉关水位达到28.25米,超过27.30米的警戒水位0.95米,比25.00米的设防水位高出3.25米。这意味着武汉关的江水面,比其附近的地面高出3米多。

  长江已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在离武汉关不远的汉口龙王庙,本刊记者看到工人正在用黄土、预制块等物料封堵进入堤内的闸口,该处观景平台已经淹没在洪水中,一米多高的临江护栏只剩顶端。

  更让人担忧的是,此前长江委水文局已发布洪水黄色预警称,2016年长江2号洪峰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形成,干流水位还将全线上涨。与此同时,与中游防洪形势息息相关的洞庭湖、鄱阳湖水位也已超过警戒水位。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介绍,目前长江中下游超警堤段长6007公里,其中长江干堤1609公里、两湖堤防1513公里、其他支流堤防2885公里。

  据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通报,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已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力154万人次。

  三峡:拦洪削峰减压下游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枢纽运作部获悉,为协助长江中下游防洪抗灾,根据长江防总调度令,三峡水库从7月6日开始,已逐步调低下泄流量。

  截至7月8日上午,三峡出库下泄流量,已从原来的每秒3.11万立方米,减少至2.17万立方米。三峡集团枢纽运作部主任王海告诉本刊记者,未来两天,三峡仍然维持较低的入库流量,后期上游来水虽将有所增加,但总体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国家防总要求密切关注长江上游雨情,加强分析研判,科学调度三峡等上游水库群,减轻下游河段防洪压力。

  根据设计,三峡水利枢纽发挥防洪作用有三大看家本领:

  一是拦洪,利用三峡防洪库容,拦蓄超过下游安全泄量的洪水,确保下游河道行洪安全。

  二是削峰,当长江下游防汛形势紧张时,通过三峡水库蓄洪,将上游来的很大洪峰削减,减少水库出库流量并均匀下泄。

  三是错峰,在下游洪水较大时,科学调度水库,防止上游洪峰与下游洪峰相遭遇,减少下游防洪压力。

  截至7月8日12时,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49.48米,其最大的防洪库容可达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的可蓄洪水量。

  整个汛期,三峡水库都处于随时拦蓄洪水的状态,并且一旦长江下游的防汛形势好转,则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出库流量,降低水库水位。这样,水库防洪库容通过“拦蓄-控泄-拦蓄”不断重复利用,防洪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湖北:外洪内涝决战江城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受洞庭湖、鄱阳湖夹击的湖北长江干堤,历来是长江中下游防汛的重中之重。从6月30日开始,入梅后的第四轮超强暴雨袭击湖北。截至7月5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超过400毫米,创湖北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高强度的降水,已致长江支流举水河新洲段5处溃口,江夏区汤逊湖水位逼近极限,大部分湖泊调蓄功能接近饱和。

  7月5日,超强暴雨再度夜袭荆楚大地。7月5日22时至6日10时,连续12个小时的超强降水,仅在华中重镇武汉就降下了229毫米的雨量。江河湖泊水位高企,不仅导致武汉中心城区部分地区排水不畅,还形成倒灌态势。

  一时间,在武汉形成“水淹全城”之象:市区206处路段因渍水车辆无法通过,3个地铁车站进水被迫临时封闭;56条公交线路停运,过江汽轮、汽渡全部停航;部分居民小区因积水倒灌,突然停水停电,有的小区围墙倒塌,部分车辆被砸……

  在湖北省启动防汛I级响应,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的基础上,武汉市防汛指挥部连夜紧急部署,启动城市排渍Ⅱ级应急预警响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万勇分赴汛情紧急地段,一线指挥防汛排渍抢险,组织灾民转移。

  “这场暴雨非常麻烦,24小时降雨量超出了武汉能够承受的强度。”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久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我们做好了全力应对的准备,要努力把灾损降到最低点。”

  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居民生活保障有序推进:

  水务部门出动逾1000人、200余台车上路巡查驻守;电力部门全力保障泵站的电力供应,派专人指导;交管部门组织对渍水路段实行交通管制,5200余人次交警保障交通安全;民政部门积极组织救灾帮扶,落实救灾资金1680万元,保障灾民基本生活;武汉警备区积极协调驻汉部队支援地方抗洪抢险,确保在险情一线、最危急关头,都有子弟兵的坚强身影,成为防洪抗灾最坚实的力量……

  湖南:超历史洪汛袭击洞庭

  湖南洞庭湖,古称云梦,接有上游山区8个支流,又连长江,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的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洞庭湖城陵矶被称为长江中游第一矶,是沟通长江和洞庭湖以及四水等湖南内陆水系的枢纽,是长江中游水情的标志,其水位涨落对于长江中下游防洪具有标志性意义。

  7月初,湘北、湘西南、湘东北地区发生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此轮强降雨屡超历史极值,湘资沅澧部分干支流相继超警。7月6日8时,洞庭湖区大堤1341公里超警,长江城陵矶水位34.16米,超警1.66米,并维持上涨态势。高洪水位导致湖区堤防出现128处险情,其中包括沅江市共双茶垸茶盘洲北闸堤段管涌等3处较大险情。

  湖南省迅速启动防汛Ⅱ级响应。

  “今年城陵矶水位超警的时间只比1998年迟一个星期,是近16年最早的一年。”7月6日,湖南省副省长、省防指指挥长戴道晋在湖南省防汛会商会上说,接下来全省防汛抗灾重点是“救灾山区、转战洞庭”。

  7月6日8时,位于岳阳市最西边、西临洞庭湖的慈氏塔社区积水严重,大部分居民楼一楼已进水,深水区差不多有1米深。此时,积水区已与洞庭湖水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若洞庭湖水位再上涨,居民楼将会被洪水淹没。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消防官兵挨家挨户地排查,经过近3个小时的奋战,疏散转移被困群众60余人。

  江西:巡堤排险确保鄱阳湖安全

  针对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水位超警的严峻形势,7月5日,江西省防总根据汛情将防汛Ⅳ级升级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长江防总派出专家组、工作组赴江西省一线指导。鄱阳湖地区成为江西今年防汛的重中之重。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泽,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湖泊,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一座“洪水一大片,枯水一条线”型的吞吐型湖泊,旧时多为长江分蓄洪水的重要“枢纽”。

  长江流域性洪水来临,干流径流量急增,水位上升,除了部分分洪洞庭湖之外,大部分倾泻东流,向鄱阳湖汇集。专家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洪峰在鄱阳湖湖口一带,往往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分洪倒灌入彭蠡泽;二是顶托彭蠡泽出水。这两种结果的结合,则会给鄱阳湖带来洪涝灾害。

  尽管此前,从7月2日开始,江西防汛部门先后30多次调度小湾、大塅、柘林、罗湾等大中型水库,进行削峰调库高度,减轻境内防汛压力。但据江西省水文局监测,截至7月6日,长江在鄱阳湖倒灌流速已达到每秒350立方米。九江市湖口县、彭泽县、永修县等湖区部分地区内涝严重,圩堤险情不断。7月7日,鄱阳湖和江西省内长江九江段水位全线超警,并持续上涨。其中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以每天近50厘米的速度上涨。

  江西省武警总队投入150名兵力赶赴永修,武警水电二总队投入566名兵力、100台套装备赴九江市永修、共青城、彭泽县三地进行堤坝加固和排险任务,有力提供防汛抗洪救灾保障。据统计,目前,江西省已在长江、鄱阳湖区累计共投入抗洪抢险人员5.57万人,其中部队官兵1900人、地方人员5.39万人。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熊金超冯国栋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武科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291316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