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历史的另一个镜面——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能否为“汉废帝”刘贺“正名”?

2016年03月03日 00:13:54 来源: 新华社

  壮志未酬,酒药相伴

  帝王被废黜后,能保住性命的在历史上屈指可数。据史料记载,刘贺被贬回山东后,过了十年被监禁生活;之后又被派到远离政治斗争中心的海昏侯国,虽解除了监禁,却仍受到严密监视。

  在海昏侯国,刘贺只活了不到5年,足见其身体状况之差、心中抑郁之深。期间,刘贺被扬州刺史弹劾,被宣帝下令“削去食邑三千户”。

  ——带病之身

  《汉书·武五子传》中对刘贺的形象有一段描述:“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痿,行步不便”。后人据此推测,刘贺患有风湿类疾病。

  从干燥的北方迁徙到卑湿的南方,刘贺显然是不适应的。主椁室中发现的两张长2米多的床榻或能证明刘贺来到江西后,风湿病时有复发。“推测海昏侯生前身体不好,在接待宾客和翻阅竹简时也需要躺着。”信立祥说。

  信立祥还透露,主墓中出土了一个长筒形青铜臼,底座略宽,内有杵。“推测为药臼。一般来说,随葬品主要体现墓主的日常生活,汉代高等级墓葬极少发现药臼,这显然和墓主的身体状况有关。”

  考古人员虽没有发现成堆的药材,但藏椁中已检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五味子。在一个漆盒里,还发现了半盒保存完好的疑似虫草类物质。

  ——借酒消愁

  在藏椁的“酒库”中,考古人员提取了蒸馏器、铜尊、漆耳杯、陶酒瓮等大量与酒有关的文物。不难推测,刘贺南迁后的落魄失意,对酒情有独钟。

  在汉代,酒是一种奢侈品。“榷酒酤(注7)”是汉武帝时期颁布的一项制度,禁止民间自由酿酒,酒的生产和流通均由官府控制,直至汉昭帝时期才解除了对郡国的限制。

  “刘贺的家中显然是有酿酒师傅的。”信立祥表示,出土的青铜蒸馏器中发现了蒸熟的芋头,推测为酿酒所用。“从蒸馏器的结构来看,这种酿酒工艺还比较先进,酿出的酒不会浑浊。”

  此外,大墓主椁室东面发现了一只玉耳杯,在汉代高级墓葬中十分少见,应该是刘贺生前用来饮酒的。而之前墓中出土的精美“古董”——西周时期的青铜提梁卣(注8),也被证实是古代的盛酒器。

  这5年,美酒、良药可谓与刘贺相随至死。

  岁月更迭,美酒挥发,良药难寻。但装酒的器皿和装药的漆盒,仿佛仍在述说着这段两千年前错综复杂的宫廷秘史。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刘贺只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但通过刘贺墓所展现出来的汉文化宝藏,值得我们投以更多的目光。(完)

  【注释】

  件(套)(注1)——藏椁中出土的约200万枚五铢钱和数千枚竹简分别只计算为1套文物。

  安车(注2)——西汉王侯出行的车驾主要有安车和轺车;其中,安车为座乘、轺车为立乘。

  藏椁(注3)——原先多报道为“藏閤”,现作更正。据专家组组长信立祥介绍,一般墓室为砖室称之藏閤,海昏侯墓室为木质结构,称之为“藏椁”更贴切。

  簪笔持牍(注4)——头上插着笔,手里拿着简牍。

  黄肠题凑(注5)——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簋(注6)——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榷酒酤(注7)——中国封建政权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始行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官府控制酒的生产和流通,独占酒利,不许私人自由酿酤。这与当时对外用兵,需广开财源有关。武帝死后,榷酒酤在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的盐铁会议上遭人反对,遂被取消,改征酒税。

  提梁卣(注8)——古代重要的盛酒器,古文献与铜器铭文中常有“秬鬯一卣”之说,所以卣通常也会被用来盛“秬鬯”这一祭祀用的香酒。卣主要流行于商和西周。

   上一页 1 2 3  

【纠错】 [责任编辑: 张伟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1128769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