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闽宁镇——19年扶贫协作的硕果

2015年11月27日 09:46:42 来源: 新商务周刊

  消化富裕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

记者观摩闽宁镇规划蓝图。邓尚喜 摄

  这些年来,以产业协作为基础,闽宁镇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上大大加速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完全消化了镇上的富裕劳动力,达到群众增收致富的目的。

  陪同记者参观的闽宁镇副镇长郭雯告诉记者:“1997年至今,来自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海原县和原州区、隆德县的8870 户4.4万生态移民告别喝苦咸水、没有电、不通路的老家,相继迁入闽宁镇。但是刚来到这里,玉泉营一片戈壁荒滩。怎么办,就是要稳得住,管得好,还要能够改善老百姓生活条件、生产条件,让他们脱贫致富。”

  在走访过程中,郭雯向记者道出了筹建生态移民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的秘密所在:为居民搭建培训、实操平台,同时在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成立闽宁镇创业就业中心,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为闽宁镇乃至周边群众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信息,目前已经取得了实效。闽宁镇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万人次以上,培养了近千名技术工,焊接工、瓦工、木工,培育成立了8家劳务派遣公司,向望远工业园区、永宁县紫荆花造纸厂、永宁县伊品集团、金盾保安公司、中银针织厂等企业输送技术工近500人。

  与以往相比,老百性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便利了。在立兰酒庄走访,总经理邵青松告诉记者:“酒庄田间劳作的工人百分之百来自闽宁镇原隆村的村民,每个月工资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而且最大的好处是,在家门口打工,省了好多外出劳工的花销,而且中午下班几分钟就到家吃饭,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

  协作扶贫,企业先行。1998年以来,福建的菌草产业每年向闽宁镇派驻菌草种植技术人员,示范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5200余名农民得到培训,带动了100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

  随着中粮集团和德龙酒业的大力引进,目前葡萄种植也已成为闽宁镇的支柱产业。 其中,福建籍老板陈德启的德龙酒业对口闽宁镇招工,目前已有2500多人在企业打工。

  毫无疑问,劳务输出已经成为闽宁镇第三个增收渠道,据闽宁镇创业就业中心主任薛永红介绍,今年上半年闽宁镇有组织输出5700余人,自发输出1100余人,生态移民有组织输出2375余人,自发输出800余人,上半年劳务输出创收6038.6万元,总之就是让农民直接到工厂里打工,把农民变成挣工资的工人,中银绒业闽宁针织厂、原隆村昌盛光伏农业科技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晋龙 冯文雅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32128472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