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南京的日本“结”

2015年07月23日 19:39:4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7月23日电(记者 孙晓铮 夏鹏 白旭 林凯)2015年夏,南京城中华门附近的古树参天,人们在城墙边悠闲漫步。城墙上,78年前日军攻占南京城时激战留下的枪眼依稀可辨。

  现在日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杨蕊(化名)以前也常来此散步,却没注意到过城墙上的战争印记。

  在她看来,“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对所有南京人来说都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记忆,人们永远无法忘记在这里发生的近代中国最痛苦最黑暗的遭遇。”她说,“但是中日的友好交往还是要继续下去。”

  昔日人间地狱重变繁华都市,中日交流揭开新篇

  在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地区的新华书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书籍被摆放在最为显眼的位置。书店旋转楼梯的书墙上还陈列着一套套厚重的南京大屠杀史料文献。

  抗战时期,南京是遭受日军暴行最为惨烈的中国城市,南京大屠杀令中外震惊。

  屠杀伴随着劫掠、纵火和奸淫。30多万人遇难。南京约三分之一的建筑和财产化为灰烬,中华文化的珍品也遭到掠夺。据查,日军占领南京后,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70多年后,昔日的人间地狱再度成为一座繁华都市。自1978年始,南京与名古屋结为友好城市。中国与日本,在这里展开了另外一种交流。

  新华书店里,南京大屠杀文献的不远处,一位年轻人正坐在日本文学书架附近的木地板上翻看一本村上春树的小说。

  书店外的马路上,时而有中外合资的日系丰田、本田等牌子汽车驶过。几条街之隔的德基广场里,优衣库店中,顾客络绎不绝。

  优衣库官网显示,该品牌在南京开设了9家门店,与其他同等规模城市相比,数量上并无显著差异。

  据南京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统计,国家(地区)在南京投资排名中,日本位于前十位,是主要投资国,但由于经济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日本近些年在南京投资有所下降。

  27岁的南京人张思为(化名)说:“2000年时日剧在中国流行了一阵子。那正好是我上中学的时候。平时我会和同学一起聊日剧,看柯南的剧场版动画片,传阅日本漫画,玩任天堂游戏机。”

  “学校也安排过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很震撼,看的时候也非常难过,觉得要振兴中华的想法也是有的。不过并未影响生活中接触日本流行文化。”她说。

  上大学时,张思为第一次到日本旅游。她说:“去了之后,觉得和自己从日剧、动画里了解到的日本没有太大差别。”

  “既有非常亲切的人,也有冷淡的人,和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样。”她说。

  永远无法消弭的创伤

  然而,这里毕竟是南京。它曾经的遭遇,如今仍像是一道无法消弭的创伤,在内心深处影响着一些人。

  在南京外国语学校,记者了解到,虽然南外在南京人心目中是最理想的中学之一,但日语班却很难成为首选。2002至2008年就读于南外日语班的杨蕊说,“日语班一年只招收15人左右,而事实上,随着中日关系微妙的变化,这一数字时多时少。”

  南外日语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日语班确实有时招生比较困难,“在南京这个对中日关系特别敏感的城市,有的家长因为感情上不能接受当年日本侵略者对南京人的大屠杀,以及如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事实的态度,不愿意让孩子上日语班。”她说。

  石磊也是南外日语班的毕业生,1996年到2002年在这里就读,现在北京经营一家文化产业公司。

  他回忆,“第一志愿报日语的很少,可能一个年级也就一两个。还听说过中日关系不好时,因为家长反对孩子学日语,出现日语班不开的情况。”

  南外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开设英、法、德、日四个语种课程。该校官网显示,2015年共招生320人。

  但也正是从日语班等场合开始,南京的年轻一代开始有更多机会了解日本与日本文化。

  “对于初中生,最先影响你的是老师。”杨蕊说,“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的外教是一位来自日本的老先生,他对学生很耐心,在大家日语都相当初步的时候,他还是毫不厌烦地用汉字和我们交流。后来我知道,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本人,出于对战争和历史的反思,完全自愿地来到中国,申请到南外做教学交流。”

  “后来我们通过书信联络,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耐心。他还告诉我,每年南京纪念大屠杀拉响防空警报的时候,他就一个人躲在屋里,心情很沉重。”杨蕊说,“这是一个我很难忘掉的细节。”

  杨蕊说,日语班学生还有机会和名古屋的东邦高校进行交换。日本学生每年冬天会来南外访问交流,中国学生也去名古屋,住到日本人家里。

  “当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接待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大家都很有礼貌,妈妈很温柔,垃圾要分类。”杨蕊说,“交流半年回国后,我父母说我也变独立懂事很多。”

  正视历史才有未来

  一直致力于中日民间交往的南京民间抗日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平常日子里,年轻一辈只能从教科书上了解南京大屠杀,然而,这段血淋淋的屠城史永远是南京人和中华民族心里最深的痛。

  吴先斌说,在日本,南京大屠杀历史在教科书中被淡化、被歪曲,甚至被掩盖,这让中国人特别是南京人痛上加痛,“历史的真相不容被遗忘,更不容被抹杀,尤其是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文明上惨绝人寰的浩劫。”

  他注意到,一段时间来,安倍政府强推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并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强化日美军事同盟。

  21日,日本政府又批准了2015年版《防卫白皮书》。该白皮书继续为安保法案和日美同盟背书,并借海洋问题渲染中国威胁,安倍政府谋求建立地区军事大国的意图明显。

  63岁的中国作家王树增认为,这样的军国主义思维与二战前的日本有相似之处。

  “如果日本政客坚持右翼路线,执意走军国主义道路,将使日本在国际上努力取得的经济政治地位化为乌有,必定会给日本民族带来灾难。”他说。本月,王树增刚刚推出180万字的新作《抗日战争》第一卷。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郭必强说:“南京人以和平愿望出发,对日本右翼否定大屠杀是很不满的。因为就在身边发生的事情,他们居然不承认,我们认为日本一些人对和平的诚意不够。”

  “在一个大国的首都,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屠杀,是旷世未闻的。大屠杀史料档案数量之大之全,也是前所未闻的。这是铁板钉钉的事,赖不掉。”郭必强说。

  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晴佳认为,国家间的和解要求对他们共同的历史经验建立共同的叙述,也就是中日双方应开展对共同历史的研究,中日双方都要努力实现为两国公众提供“正确”的历史事实。

  “中日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交往应该更加频繁,通过交往的深化,增进彼此的理解,以期将来得到更好的中日关系。”王晴佳说。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602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