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互联网+"顶层设计出炉 11项行动计划催生经济新格局

2015年07月04日 18:47:21 来源:新华网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空间广阔。”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说,这将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变革和产业组织创新,智能制造将成为新型生产方式,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将通过与公共事业和生活服务业的融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切实改变。

  在“互联网+”益民服务行动中,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此项行动全面覆盖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发展电子政务、便民服务、在线医疗、健康养老、网络教育,成为发挥互联网优势改进民生服务的新途径。”曹淑敏说。

  此外,“互联网+便捷交通”将促进公共交通服务效率、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互联网+绿色生态”将构建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新模式。而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加强融合监管等保障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与民生领域的深度融合。

  让“互联网+”落地生根开创经济新时代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平稳度过新旧产业和动能转换期,需要强劲有力和恒久持续的支撑力量。“抢占经济制高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必须走互联网融合创新之路。”曹淑敏说。

  仅从互联网经济本身而言,我国就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理论测算结果表明,2014年我国信息经济总量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21%,占GDP比重超过26%,已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经济占GDP比重依然较低,未来增长的空间大,后劲足。

  “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激发市场蕴藏的巨大活力,大幅提升我国信息经济发展水平。”曹淑敏说。

  实际上,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我国“互联网+”行动的落实必将对经济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指导意见的实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统筹协调、包容创新、活泼有序的良好局面。”曹淑敏说。

  在一些专家看来,确保“互联网+”行动的落地,必须营造包容有序的监管环境,逐步破除行业壁垒,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推广负面清单,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同时,政府应推动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强重要领域的引导扶持。

  曹淑敏认为,一些事关产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变革,若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新生态,政府要大力引导和支持,避免碎片化发展。

  同时,她也指出,企业应该是实施“互联网+”的主要载体和践行者,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应致力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圈,传统企业则需依托互联网在创新模式、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机构、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度变革调整,打造新经济形态下的转型升级新优势。

   上一页 1 2  

【纠错】 [责任编辑: 白羽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581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