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死亡地带”铸忠诚——记云南省军区扫雷官兵

2017年02月17日 17:06:37 来源: 新华社

资料图:扫雷一队官兵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排雷,近处是排除的爆炸物。

  家人眼中的险“雷”

  已是第二次执行扫雷任务的石林县人武部副部长龙泉,对这项任务再熟悉不过:他曾在一个雷患严重的地方排雷,12名战友或伤或亡。

  而这次扫雷,龙泉所在部队将清理95块高度分散于深山密林的累计近80平方公里雷场。

  身负爆破筒、肩扛探雷器、手提探雷针的龙泉,一年多来始终走在扫雷队伍的最前端。最让官兵感动的是,每次爆炸作业时,龙泉总会逐根连接好扫雷爆破筒,再将年轻官兵赶到安全区内。

  龙泉两地分居近10年的妻子刚从老家随军到部队驻地,丈夫就接到了排雷任务。一年多来,提心吊胆的妻子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在她眼里,雷场上顶天立地的丈夫,他的安全是家人心中一颗随时要炸的“雷”。

  “为了扫雷,官兵们做出了巨大牺牲。”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政委周文春已是第4次参加大型扫雷行动。从少尉到大校的军旅生涯中,他有13年坚守在西南边陲的雷场上。

  第一次排雷时,他的女儿刚刚出生。一年后,等他回家时,女儿已蹒跚学步。这次排雷,妻女一道陪他在雷场上过了个团圆年。

  “我的军旅生涯从排雷开始,我要亲手终结‘雷患’!”蒋俊峰是某边防团参谋长,因扫雷成绩突出,被原成都军区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如今,年已不惑的他依旧兵之初那般,每天背负26公斤重的排雷爆破筒,沿着山间小径,一步一喘地向雷场挺进……

资料图:扫雷一队官兵正在设置爆破筒。

  雷场上的大考

  “扫雷官兵,人人都是英雄!他们经受住了生死与利益的多重考验。”提起朝夕相处的战友,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指挥长陈安游说。

  去年3月,41岁的杜文凯已达最高服役年龄。当他填好转业表后,主动来到雷场:“马上要离开部队了,就让我多排几颗地雷吧!”

  杨育富在边防服役26载,先后3次参加边境排雷行动。接到转业命令后,他恳请上级:“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继续留队排雷!”

  ……

  2017年,扫雷指挥部将有11名干部达到服役最高年龄。走留考验面前,大家依然精神不减、作风不改、标准不减,一如既往地履行使命。

  雾霭里,官兵们一如既往地背运扫雷物资、现场爆破、人工搜排……

资料图:发现一处由绊发雷和压发雷组成的诡计装置,扫雷三队分队长江白正在排除。

   上一页 1 2  

【纠错】 [责任编辑: 李朋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9483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