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

2016年06月27日 12:03:49 来源: 新华社

5.5米x4米航空声学风洞开展C919全机模型气动噪声测量试验。(图片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提供)

    创新

    用浴霸帮助突破红外热成像技术中的故事,在中心流传很广。

    故事发生在10多年前。在风洞试验中,由于机翼表面的气流流动是看不见的,一种方法是采用在表面贴电热丝的方法加热模型,再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机翼表面边界层的测量。

    “这个方法费时费事不说,有时还受模型表面弯曲的局限,没有办法贴电热丝。”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勋年说。

    这一天,王勋年在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现头顶上的浴霸照灯热度非常高。灵光闪现,他一下子激动起来:用这种灯加热机翼行不行?

    说干就干。他和团队采用灯光照射的方法加热模型,很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他又派人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了对比试验,进一步证实了测量结果的正确。

    创新,不怕小,怕不为。

    近年来,中心科研创新群体超前布局,超前谋划,不断提高我国在空气动力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以来,成功解决了新型战机、大型运输机、“辽宁号”航空母舰等上百个重点型号研制中的大量关键气动难题,为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国每一种新型飞机的首飞成功,不仅是我国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一大跨越,也是对我国先进空气动力试验研究能力的一次展示。中心因在某新型战机研制中完成大量攻坚任务而被评为“首飞突出贡献单位”。

    尾旋,是飞机的“死亡陷阱”,飞机一旦进入尾旋不能及时改出,就难以避免机毁人亡的结局。

    科研人员主动作为,依靠配套的尾旋试验技术和飞行仿真分析方法,对飞行参数进行辨识与仿真,开展大攻角风洞试验,最终掌握了飞机失速、尾旋特性及改出方法,并提出了改进飞机设计和操纵的建议。

    32米/秒,是12级台风的速度。

    这里的风速,是625米/秒。

    在这个世界先进的高速风洞里,如何支撑模型不受干扰地在“风中”飞起来,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他们知道,传统风洞试验的尾支撑、腹支撑无法满足要求,唯有闯新路,才能破解这个难题。为此,他们不断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绞尽脑汁,仍一筹莫展。

    创新,往往是厚积薄发后的一闪念。

    一次出差,师建元和毛代勇两名同志看见机场候机楼顶部的吊式钢架,灵机一动,能不能采用吊式钢架方式呢?

    那一瞬间,他俩仿佛把候机楼当成了试验段,把吊式钢架当成了支撑架,就在现场热烈地比划起来、讨论起来,旁边的人看见他们,以为候机楼顶上有什么,都好奇地抬头看,还问:有什么东西吗?

    支撑问题的顺利解决,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开第一步,紧接着还需要研制一套系统来进行操控。可谁也没有想到,构建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系统会如此的艰难。

    关键时刻,31岁的助理研究员杨海泳站了出来。他一头埋进海量的数据堆里,不知疲倦地进行推演。有天晚上,他在机房加班验证一个新算法,不知不觉忘了时间,等他结束工作后已经是次日凌晨4时。这时,机房大门已经被锁上了,他索性又回到机房继续工作到天亮。

    创新无止境,探索不停歇。无数个不眠之夜,数十种方法,成千上万次的计算,杨海泳硬是找到了一种全新信号处理方法,一举解决了难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王楠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093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