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筑梦太空 文昌见证——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纪实

2016年06月25日 21:13:01 来源: 新华社

  建一流发射塔架 铸时代精神丰碑

  海南,椰林婆娑、风景如画。

  但对最早进驻海南文昌的建设者们来说,一张张排得满满的工期时间表透出了他们创业路上一切从零开始的艰辛。

  作为先遣队,来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李东平和同事们需要对场区地形地貌、坐标边界等进行勘察。

  偌大的发射场,当时只有一张区域图。按照比例尺,在茫茫椰林里“按图索骥”精确地找出边界,并不容易。“里面都是荆棘和湿地,还有很多毒蛇和蚊虫,非常难走。”李东平说。

  一天下来,大伙儿浑身上下被叮满大包,胳膊和腿被灌木划得伤痕累累,脖子被晒得大面积脱皮,脚上磨得大泡套小泡,血水粘在袜子上,脱时甚至把肉都扯了下来……

  就这样,李东平和同事们用7天时间走了近300公里,硬是靠两条腿完成了16000多亩热带丛林和沼泽地的实地勘测,为工程早日开工建设规划了蓝图。

  火箭导流槽底板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量就达3000多立方米,需要连续浇筑40多个小时。浇筑结束后,大家浑身上下都沾满了水泥,凝成了一块块石疙瘩,像是刚从水泥里爬出来的兵马俑。

  置身发射场,记者立刻被湿热的空气笼罩,强烈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稍作运动,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淌……但,工作人员都说“习惯了”。

  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不说大话、不唱高调,不讲困难、不计代价。

  工程师侯怀义的父亲是名老工人,当年为建设“两弹一星”核爆塔流过汗水。侯怀义到海南文昌发射场参加施工后分管几个点号:“希望能把老一辈的精神传承给现在的年轻建设者。”

  2015年1月,高级工程师李建平左手突然失去知觉,回到北京查明是颈椎压迫神经所致。病床上,几十年都闲不住的李建平即便身上“绑”着各种监测仪,也常想那帮同事,想那些骄阳似火、激情燃烧的日子。

  90后何睿,施工时一脚踩空,虽然在掉下去的瞬间被安全带拉住,但密密匝匝的钢筋还是穿进了他的腹腔。大家用担架把何睿送上救护车,他虚弱地说:“对不起,我惹了麻烦……”

  几年间,建设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有一种精神一直在传承。

  2012年9月14日,安装总队的冯晓从脚趾到胸部一点点失去知觉,很快便无法站立。专家会诊结果:脊椎管爆裂导致硬模外血肿压迫神经。

  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张亚楠得到消息后,强忍泪水告别了襁褓里的孩子,只身奔赴海南。在张亚楠的悉心照料下,冯晓渐渐恢复了知觉。后来,他又再次奔赴施工一线。

  高级工程师展才兴是工地上的“活词典”。发射场塔架是他40余载工程施工生涯中安装的最后一件作品,也倾注了他更多的心血:“我们的‘作品’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背着行囊,踏上新的建设征程,无法亲眼看到、不能亲身分享大火箭划破苍穹、翱翔九天的那份荣光。但祖国不会忘记,当他们在热带丛林和湿地上默默竖起测量杆、在发射场上铲下第一锹土的时候,已经把青春和热血融入了祖国的星座。

   上一页 1 2 3  

【纠错】 [责任编辑: 王瑶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8129089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