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军医支招:孩子发热该怎么处理?

2016年04月12日 09:30:06 来源: 中国军网

    (2)新生儿、小婴儿适合酒精擦浴降温吗?

    酒精擦浴是人们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但是,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发热时不适宜酒精擦浴降温。由于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是脂溶性的,可以通过皮肤毛囊及皮脂腺吸收进入机体。再加上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小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菲薄,毛细血管丰富,采用酒精擦浴易使婴幼儿经皮肤吸收大量的乙醇,而发生酒精中毒、诱发惊厥等不良反应发生。此外,酒精在皮肤处蒸发迅速,宝宝体温下降会过快,易出现体温过低、寒战、皮肤起“鸡皮疙瘩”等问题。那么,新生儿和小婴儿发热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① 去除包被降温 由于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发热时可解开新生儿的包被,方便热量的散发。如果包裹得太紧,会使热量散不出去,体温会进一步升高。室温过高时,适当降低温室。应用以上处理方法一般可使婴儿体温下降至38℃以下。

    ②温水擦浴降温 如果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将体温降至38.5℃以下,可以适当进行温水擦浴。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些措施仍不奏效,在医生指导下药物退热。

    (3)小儿退热药怎么选?怎么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退热药也不断在更新换代,但西药仍然以非甾醇类抗炎药物为主,其次是激素类,虽然皮质激素类有明显退热作用,但临床不能作为退热药使用,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退热药;中药总体上讲不像西药那么见效快和效果好,临床上多用它们辅助降温。既往常用的氨基比林(如:安乃近)、安痛定、阿司匹林(如:apc)等传统退热药,由于其副作用多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诱发溃疡、出血、瑞氏综合征,)已经逐渐淡出儿童退热药市场。目前,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有: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赖氨匹林针剂等等。

    一般将扑热息痛类药物作为一线退热药物,代表性药品有泰诺退热滴剂、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3个月以上的患儿就能使用,每次每公斤体重10毫克比较安全,两次用药原则上6小时以上(至少大于4小时)。对于发热初期体温上升快、发热比较猛、超高热等情况,扑热息痛很难达到预期的退热效果,此时,可以换用或交替使用布洛芬(常用美林退热口服液),一般每次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天最好不超过4次,这样既能及时有效退热,同时,还可以避免一种药短期内反复多次使用、累计剂量过大导致不良反应增加。个别患儿通过上述两种药仍然不能使体温降到合适程度,或者持续高热、甚至有高热惊厥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考虑使用更强的退热药,比如:消炎痛栓、赖氨匹林针。但是,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观察用药效果,常见副作用有恶心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出汗过多引起的类虚脱表现和短暂肝功异常,所以,一般第一次使用尽量小剂量,看看孩子对这种药的反应是否过度敏感,以防意外。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药品,不是食品,都有适应症、禁忌症,都不能随意服用。家长退热心切,经常出现短期内频繁应用一种或多种退热药,轻者出汗过多脱水虚脱,重者出现药物过量导致严重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或药物中毒;因为不具备“慎用、禁用”的知识,时有错误用药导致其他严重问题的案例。即便没有出现严重问题,过度强行使体温降得过低,对疾病的恢复自愈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上一页 1 2 3  

【纠错】 [责任编辑: 石乐乐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61288861141